出自宋代陳造《贈妙勝主人》:
輿臺卻略車不前,寒風(fēng)皴肌冰在袖。
還家大勝去家時(shí),景物頓回春氣候。
宿云壞裂無幾留,滿放羲輪碾晴晝。
臥石犖確猶潤濕,短籬檀欒挺疎瘦。
是處麥畦間青壤,誰家柳陰圍碧溜。
前山競獻(xiàn)曉髻濃,后海全民紋縠皺。
妖桃艷杏各趺萼,近樹遙林錯文繡。
池魚酣暖泳清淺,山鳥何知語幽茂。
搜詩忽忘路遠(yuǎn)邇,啅鵲不離車前后。
閑身勝踐多齟齬,緩駕幽尋容宿留。
轉(zhuǎn)從凈宇寄倦憩,得訪老禪閑話舊。
拂除塵壁詩刻在,挽仰歲華春事又。
開單一飯吾易飽,袖手千倡渠無陋。
戴星摩撫防務(wù)廢,挽袂留連慚意厚。
出處殊科要酬應(yīng),氣味相投真邂逅。
吾歸自竟武城歌,放師道價(jià)諸山石。
注釋參考
殊科
(1).不同?!稘h書·公孫弘傳》:“﹝ 弘 ﹞位在宰相封侯,而為布被脫粟之飯,奉祿以給故人賓客,無有所餘……與內(nèi)富厚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(yù)者殊科?!薄杜f唐書·魏元忠傳》:“且上智下愚,明暗異等;多算少謀,眾寡殊科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乙部第二章:“國俗不同,利害殊科?!?/p>
(2).特殊的律條。 明 呂天成 《齊東絕倒》第二出:“慘然消阻淚如梭,怎生樣方便赦殊科?!?/p>
酬應(yīng)
亦作“酧應(yīng)”。1.應(yīng)答,應(yīng)對。《北齊書·徐之才傳》:“﹝ 徐之才 ﹞年十三,召為太學(xué)生,粗通《禮》《易》。 彭城 劉孝綽 、 河?xùn)| 裴子野 、 吳郡 張嵊 等每共論《周易》及《喪服》儀,酬應(yīng)如響?!?宋 蘇舜欽 《上集賢文相書》:“某絶不酬應(yīng),且止其説,然內(nèi)實(shí)有所待耳?!?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七:“盡管不喜多嘴多舌,可是來了親友,她總有適當(dāng)?shù)囊惶自捳Z,酬應(yīng)得自然而得體?!?/p>
(2).應(yīng)酬,交際往來。 元 吳師道 《目疾謝柳道傳張子長惠藥》詩:“從來不解飲,杯勺強(qiáng)酬應(yīng)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:“﹝ 顧祿百 ﹞為 歸愚先生 權(quán)記室,凡先生酧應(yīng)之作,皆 顧 捉刀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中》:“ 唐 人喜酬應(yīng),益暢厥風(fēng)?!?錢杏邨 《白煙》:“一望而知是一個(gè)狡猾,食鴉片的,他善于酬應(yīng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