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楷帖黃奏北闕,念弟未歸空嘆息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二十二弟自常州寄翦刀及筆來作長句》:
弟書毗陵來,有同股分刃之刀,綠管白毫之筆。
刀是寶公錫上之所懸,筆亦江淹夢中之所得。
江南刀筆有如此,不比豐沛吏蕭曹而興鋒鏑。
顧惟二物大有恨,不蒙{1~1}獨孤府君一言之飾。
使君惠出延陸羽,文章不落翰墨跡。
於今有用則勞勞,破賊露布征兵檄。
小楷帖黃奏北闕,念弟未歸空嘆息。
注釋參考
小楷
小楷 (xiǎokǎi) 手寫的小的楷書 regular script in small characters,as used in Chinese calligraphy exercises 拼音字母的小寫印刷體 lower case;lowercase letter帖黃
貼黃。 唐 時敕書用黃紙,凡有更改的地方,仍以黃紙貼之,謂之帖黃。后世上奏狀札子,摘舉要旨,寫在另外的紙上,貼附于后,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黃敕既行,下有小異同,曰帖黃。一作押黃。”《新唐書·宦者傳上·馬存亮》:“樞密使無聽事,唯三楹舍藏書而已。今堂狀帖黃決事,此 楊復(fù)恭 奪宰相權(quán)之失也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帖黃》:“今人具奏,自摘大旨,用白紙?zhí)?,亦名帖黃。始於 崇禎 元年三月?!?/p>
北闕
(1).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。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。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“ 蕭何 治 未央宮 ,立東闕、北闕、前殿、武庫、太倉?!?顏師古 注:“ 未央宮 雖南嚮,而上書、奏事、謁見之徒皆詣北闕?!?/p>
(2).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。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男兒生以不成名,死則葬蠻夷中,誰復(fù)能屈身稽顙,還向北闕,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耶?” 唐 李白 《憶舊游寄淮郡元參軍》詩:“北闕青云不可期, 東山 白首還歸去。” 宋 陸游 《西郊》詩:“七十辭北闕,五畝寄西郊?!?康有為 《星海自京還》詩:“伏陳北闕有封事,醉臥西風賸酒樓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