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孟堅《甲辰歲朝把筆》:
四十五番見除夕,稍知慚愧此之日。
小時辛苦習科場,惟恐一官得未得。
二十七歲方塵忝,又閱八年初實歷。
又閱十年滿兩任,汲汲皇皇望通籍。
況逾百指家累重,蔭贍浩穰憂不給。
所以中心懷蹐跼,每至歲朝常戚戚。
前年涉險趨淮幕,去年舉剡甫及格。
猶自奔波趁班見,來往時時在涂陌。
今年事定已改官,分邑不遠近鄉(xiāng)國。
秋風行可報瓜熟,便得怡愉奉慈色。
所以親邊知自幸,笑語團欒竟通夕。
雖然丈夫致君澤{1~1}民事業(yè)匪僅此,要是此去無限隔。
但辦勞心供撫字,忠信尚可行蠻貊。
斷不依阿事嫵媚,亦不聚斂求封殖。
升而戾天沈而淵,一聽天公無固必。
若綴班行盡向高,爐香夾侍螭坳側(cè)。
剩擬抗論高回天,粗有外氏之遺策。
或分一壘向邊疆,愿作長城如李勣。
霜臺直筆屏奸回,機幕飛毫草文檄。
更令小試經(jīng)綸手,黼黻曾夢江淹筆。
不然種花蒔藥老海濱,卻覓長年當官職。
注釋參考
霜臺
御史臺的別稱。御史職司彈劾,為風霜之任,故稱。 唐 盧照鄰 《樂府雜詩序》:“樂府者,侍御史 賈君 之所作也……霜臺有暇,文律動於京師;繡服無私,錦字飛於天下。” 南唐 尉遲偓 《中朝故事》:“ 懿皇 以 同昌公主 薨謝,怒其醫(yī)官 韓宗紹 等,縶於霜臺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任元受啟》:“自昔雖稱為雄劇,比歲或乖於選掄,汚我霜臺,賴公雪恥,輙陳管見,少助風聞。” 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四:“ 杜紫微 掊擊 元 白 不減霜臺之筆,至賦《杜秋》詩,乃全法其遺響。”
直筆
直筆 (zhíbǐ) 照直客觀記錄書寫 write down accurately 史書應該是直筆的奸回
亦作“姧回”。亦作“奸回”。1.奸惡邪僻?!蹲髠鳌ば辍罚骸?商紂 暴虐,鼎遷於 周 ,德之休明,雖小,重也。其姦回昬亂,雖大,輕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觀 孔光 之奏 董賢 ,則實其奸回; 路粹 之奏 孔融 ,則誣其釁惡。”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陸宣公翰苑集序》:“ 裴延齡 以姦回得幸,害時蠹政,物議莫敢指言,公獨以身當之,屢言不可?!?宋 司馬光 《起請科場札子》:“有以姧回巧偽致富貴者,不為清儀所容?!薄睹魇贰未笃鱾鳌罚骸?士英 、 大鋮 ,臣不謂無一技之長,而奸回邪慝,終為宗社無窮之禍。”
(2).指奸惡邪僻的人或事?!稌ぬ┦南隆罚骸俺缧艎?,放黜師保?!?孔 傳:“回,邪也。姦邪之人,反尊信之?!?唐 王勃 《三國論》:“ 漢 自 順 桓 之間,國統(tǒng)屢絶,奸回竊位,閹宦滿朝?!?宋 司馬光 《辭知制誥第五狀》:“若使臣言出於矯偽,當正典刑,以警姦回?!?/p>
機幕
猶幕僚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一:“ 汪廷俊 從 梁才甫 辟為 大名 機幕,專委以修 北京 宮闕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請斬趙忠定》:“ 后溪 劉左史 光祖 適帥 荊 襄 ,辟公之子 崇模 為機幕?!?/p>
文檄
文檄 (wénxí) 古代用以征召,曉喻或聲討的文書 call (summons) to war 所有文檄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趙孟堅名句,甲辰歲朝把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