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鄭愔《百舌》:
百舌鳴高樹,弄音無常則。
借問聲何煩,末俗不尚默。
第一百零七卷
注釋參考
百舌
鳥名。善鳴,其聲多變化?!痘茨献印ふf山訓(xùn)》:“人有多言者,猶百舌之聲?!?高誘 注:“百舌,鳥名,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,故曰百舌也。以喻人雖多言無益於事也?!?唐 陸翚 《送胡八弟》詩:“孤帆影入江煙盡,百舌聲流浦樹新。” 宋 蘇軾 《安國寺尋春》詩:“臥聞百舌呼春風(fēng),起尋花柳村村同?!?清 陳維崧 《桃源憶故人·重游惠山寄暢園懷秦對巖檢討》詞:“莫聽 楚 天百舌,千里同明月?!眳⒁姟?百舌鳥 ”。
鳴高
自鳴清高。 清 袁枚 《答兩江制府尹公書》:“ 枚 已申明情節(jié),由 江寧 轉(zhuǎn)報,此實烏鳥私情,退而求息,并非膏肓泉石,借此鳴高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三:“﹝ 陳亦韓 ﹞歸里后,著書設(shè)教,垂三十年。大臣以經(jīng)學(xué)薦,特旨賞國子監(jiān)司業(yè)銜。先生天爵自重,原非借此鳴高,而望實交孚,必不終聽其湮沒,營營者可以悟已!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上海的少女》:“不但是《西游記》里的魔王,chi{1|1}人的時候必須童男和童女而已,在人類中的富戶豪家,也一向以童女為侍奉,縱欲,鳴高,尋仙,采補的材料。”
弄音
指禽鳥宛轉(zhuǎn)鳴叫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贈兄秀才入軍》詩之十二:“咬咬黃鳥,顧疇弄音?!?晉 潘岳 《秋菊賦》:“游女望榮而巧笑,鵷雛遙集而弄音?!?清 周凱 《種桑十二詠·種葚》:“鳴鳩亦解意,拂羽好弄音?!?/p>
常則
(1).一定的規(guī)律。 漢 賈誼 《鵩鳥賦》:“合散消息兮,安有常則?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動無常則,若危若安?!?/p>
(2).猶言正,正是。 元 無名氏 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常則待鷄鳴宮禁啟,簇捧著龍繞圣顏開?!?元 無名氏 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常則要守法奉公理庶民,屏邪除佞進忠良?!?/p>
鄭愔名句,百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