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草萋迷,丹毫冷落,圜扉鈴索鎮(zhèn)長閑
出自宋代王安中《綠頭鴨(大名岳宮作)》:
魏都雄,鳳皇飛觀云間。
佩麟符、荀池元老,暫辭西省仙班。
憩甘棠、地澄遠(yuǎn)籟,詠華黍、河卷驚瀾。
碧草萋迷,丹毫冷落,圜扉鈴索鎮(zhèn)長閑。
繡筵展、三臺星近,鏘玉韻珊珊。
金尊滟、新醅方薦,薄暑初殘。
政成時、歡馀客散,后園朱戶休關(guān)。
度秋風(fēng)、畫闌枕水,掛夜月、雕欄騎山。
錦帳籠香,鸞釵按曲,琵琶雙轉(zhuǎn)語綿蠻。
勸行□、傍眉黃氣,先報袞衣還。
登庸際,應(yīng)褒舊德,喜動天顏。
注釋參考
碧草
(1).青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貽袁常侍》詩:“ 幽 冀 生碧草, 沅 湘 含翠煙?!?唐 陳子昂 《春臺引》:“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,懷宇宙以傷遠(yuǎn),登高臺而寫憂。” 宋 蘇軾 《題織錦圖上回文》詩之一:“春晚落花餘碧草,夜涼低月半枯桐?!?/p>
(2).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可釀酒的草。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:“ 瑤琨 去 玉門 九萬里,有碧草,如麥,割以釀酒,則味如醇酎。飲一合,三旬不醒;但飲甜水,隨飲隨醒。”
萋迷
(1).草木盛貌。 宋 葉適 《題潘彥庶群書辨正》:“ 漢 沔 之間,草樹萋迷,后 蘇 前 禰 ,棄擲甚眾?!?明 唐寅 《和沉石田落花詩》之六:“谿水東流日轉(zhuǎn)西,杏花零落草萋迷?!?高蘭 《哭亡女蘇菲》詩:“今年今日??!你的墳頭已是綠草萋迷。”
(2).凄涼而模糊。 宋 蘇軾 《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》之二:“聞道 烏衣巷 口,而今煙草萋迷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下西風(fēng)黃葉紛飛,染寒煙衰草萋迷?!?明 李夢陽 《去婦詞》:“宛轉(zhuǎn)流蘇夜月前,萋迷寶瑟煙花里?!?/p>
丹毫
(1).朱筆。 五代 譚用之 《送丁道士歸南中》詩:“服藥幾年期碧落,驗符何處呪丹毫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五二:“屋瓦自驚天自笑,丹毫圓折露華瀼?!?/p>
(2).泛指筆。 清 松琴 《女學(xué)生入學(xué)歌》:“脂匳粉盒次第拋,伏案抽丹毫。”
冷落
冷落 (lěngluò) 冷清;不熱鬧 deserted;desolate;unfrequented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(jié)?!巍?柳永《雨霖鈴》 冷待 leave out in the cold; snub; cold-shoulder圜扉
獄門。亦借指為牢獄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稀鳴桴於砥路,鞠茂草於圜扉?!?唐 駱賓王 《獄中書情通簡知己》詩:“圜扉長寂寂,疏網(wǎng)尚恢恢?!?陳熙晉 箋注:“圓扉,獄戶以圓木為扉也。”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凌華》:“ 華 昔日曾宰 劇縣 ,甚著能績,后有缺行敗其成功,謫官圜扉,伺其修省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刑逼成招》:“我身居囹圄,役在圜扉?!?明 張煌言 《祭四叔父文》:“今逆虜棄天經(jīng),斁人彝,株連波累,致叔父畢命圜扉?!?/p>
鈴索
(1).系鈴的繩索。 唐 制翰林院禁署嚴(yán)密,內(nèi)外不得隨意出入,須掣鈴索打鈴以傳呼或通報。 唐 韓偓 《雨后月中玉堂閑坐》詩:“夜久忽聞鈴索動,玉堂西畔響丁東?!?宋 范成大 《曉起》詩:“窗明驚起倒裳衣,鈴索頻搖定怪遲?!?明 文徵明 《翰林齋宿》詩:“鈴索無風(fēng)塵土遠(yuǎn),始知仙署逼金鑾。”
(2).引申指警報、邊警。 元 胡助 《灤陽十詠》之十:“身遇太平鈴索靜,題名篆畢又南還?!?/p>
鎮(zhèn)長
經(jīng)常;常。 唐 韓愈 《杏花》詩:“浮花浪蘂鎮(zhèn)長有,纔開還落瘴霧中?!?宋 蜀 中妓《市橋柳》詞:“后會不知何日又?是男兒休要鎮(zhèn)長相守?!?清 顧炎武 《黃侍中祠》詩:“莫道河山今便改,國於天地鎮(zhèn)長存。”
王安中名句,綠頭鴨(大名岳宮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