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谷秘幽泉,知音復(fù)幾許
出自近現(xiàn)代陳獨(dú)秀《華嚴(yán)瀑布》:
湖水深且碧,波靜斂微白。
東注落為瀧,高懸一千尺。
矯若天龍垂,倒掛玲瓏石。
飛沫驚四筵,無語萬山碧。
仰瞻接奔雷,俯視迷霾霧。
回首覓歸途,夕陽紅滿樹。
少女曳朱裙,掩面色凄惻。
自惜傾城姿,不及君顏色。
列峰顰修眉,湖水漾橫波。
時垂百丈淚,敢問意如何。
列者浴中流,吊者來九洲。
可憐千萬輩,零落臥荒丘。
日擁千人觀,不解與君語。
空谷秘幽泉,知音復(fù)幾許。
我欲圖君歸,虛室生顏色。
畫形難為聲,置筆淚沾臆。
注釋參考
空谷
空曠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。《詩·小雅·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,在彼空谷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賢者隱居,必當(dāng)潛處山谷。”《晉書·龔玄之傳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揚(yáng)幽隱。故空谷流縶維之詠,丘園旅束帛之觀?!?宋 蘇軾 《謫居三適·夜臥濯足》詩:“今我逃空谷,孤城嘯鵂鶹?!?鄭澤 《佩忍初來長沙游麓山即席奉贈》詩:“幽蘭散芬芳,搴為空谷酬?!?/p>
幽泉
(1).幽深隱僻的泉水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潛龍浮景,而幽泉高鏡?!?唐 柳宗元 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:“幽泉怪石,無遠(yuǎn)不到?!?/p>
(2).指陰間地府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傷愛子賦》:“傷弱子之冥冥,獨(dú)幽泉兮而永閟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請重鞫 正義 死由,雪冤氣於幽泉,誅姦臣於白日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忠良會邊》:“當(dāng)此際誓喪幽泉,豈料微軀還見?!?/p>
(3).借指死者。《陳書·世祖紀(jì)》:“朕所以興言永日,思慰幽泉。”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幾許
幾許 (jǐxǔ) 多少 how many;how much 不知經(jīng)歷幾許風(fēng)波 幾許心中言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陳獨(dú)秀名句,華嚴(yán)瀑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