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周曇《晉門再吟》
貪泉何處是泉源,只在靈臺一點間。
必也心源元自有,此泉何必在江山。
注釋參考
心源
猶心性。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,故稱。 唐 元稹 《度門寺》詩:“心源雖了了,塵世苦憧憧?!?宋 邵雍 《暮春吟》:“自問心源無所有,答云疎懶味偏長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易》:“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,乃知元亨利貞統(tǒng)於《乾》《坤》之妙?!?李大釗 《民彝與政治》:“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,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,斯其包藴之善,自能發(fā)揮光大。”
元自
猶言原本,本來。 唐 杜甫 《傷春》詩之二:“鬢毛元自白,淚點向來垂?!?明 李贄 《史綱評要·南宋紀(jì)·高宗》:“ 金 人元自識人?!?/p>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江山
江山 (jiāngshān) 江河和山嶺,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(quán) rivers and mountains;country;state power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江山如畫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周曇名句,晉門再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