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稹《西州院》
自入西州院,唯見東川城。今夜城頭月,非暗又非明。
文案床席滿,卷舒贓罪名。慘凄且煩倦,棄之階下行。
悵望天回轉(zhuǎn),動(dòng)搖萬里情。參辰次第出,牛女顛倒傾。
況此風(fēng)中柳,枝條千萬莖。到來籬下筍,亦已長短生。
感愴正多緒,鴉鴉相喚驚。墻上杜鵑鳥,又作思?xì)w鳴。
以彼撩亂思,吟為幽怨聲。吟罷終不寢,冬冬復(fù)鐺鐺。
注釋參考
杜鵑
杜鵑 (dùjuān) 杜鵑屬的一種鳥,體長約15厘米,體背尾部均黑色,體下面白色、雜有深色橫條紋,腳黃色,常把卵下到別的鶯鳥巢里 cuckoo 一種常綠或落葉灌木,葉子橢圓形,花多為紅色。供觀賞。也叫“杜鵑花” Indian azalea思?xì)w
(1).想望回故鄉(xiāng)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悲離居之勞心兮,情悁悁而思?xì)w。” 晉 石崇 《思?xì)w引》序:“困於人閒煩黷,常思?xì)w而永嘆?!?/p>
(2).鳥名。即子規(guī),一名杜鵑。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姊規(guī)》:“子規(guī),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,蓋因其聲曰歸去了,故又名思?xì)w鳥?!?/p>
元稹名句,西州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