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景肅《懷高東溪二首》:
鑿泉莫太深,太深井難汲。
登山莫太高,太高頂難立。
山頂仰可觀,井淵俯可挹。
那知鴻鵠飛,海杳無消息。
注釋參考
鴻鵠
鴻鵠 (hónghú) 即天鵝。因飛得很高,所以常用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swan 鴻鵠之志 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 慕鴻鵠以高翔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杳無消息
同“ 杳無音信 ”。 宋 孫光憲 《浣溪沙》詞之五:“早是銷魂殘燭影,更愁聞著品絃聲。杳無消息若為情?!薄敦ポd繁華夢》第一回:“難道兩封書總失落了不成?一連又候了兩天,都是杳無消息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我四處打聽,也杳無消息?!?/p>成語解釋杳:無影無蹤。沒有一點兒音信。杳無消息出處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》:“微聞有浮海行者,蹤跡可疑。乃南至閩廣近海諸地,無不遍歷,杳無消息。”使用例句我四處打聽,也杳無消息。★魯迅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
陳景肅名句,懷高東溪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