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才多藝如師少,當世群賢盡嚮風(fēng)
出自宋代李若拙《奉贈宣義大師英公》:
昔歲高名動九重,衡山別后碧云空。
紫袍親受龍墀上,白足頻登虎殿中。
小篆每輕秦相法,隸書猶鄙晉臣功。
多才多藝如師少,當世群賢盡嚮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多才多藝
多才多藝 (duōcái-duōyì) 具有廣泛的技藝、才能 versatile;gifted in many ways;double in brass 當今舞臺上最多才多藝的女高音歌唱家 成語解釋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。多才多藝出處《尚書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藝?!笔褂美淠亲挚痰眉毴牒撩?,卻又波磔分明,不覺嘆道:“此公真是多才多藝!”當世
當世 (dāngshì) 當代 the present age 指地位顯要的人 bigwigs 衡不慕當世,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群賢
眾多的德才兼?zhèn)涞娜恕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諫諍》:“雖無道不失天下,仗羣賢也。”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羣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與岑參》:“說者以為 杜 詩最雄壯,‘其氣魄力量自足壓倒群賢,雄視千古?!?/p>
李若拙名句,奉贈宣義大師英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