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味淡薄幽意足,元和咽漱真氣充
出自宋代鄧深《中秋無月感而作歌》:
天時相催日如流,今夕何夕云中秋。
不見佳月默有感,試走退筆書其由。
去年此時汝川客,一病纏{1-1}綿真險厄。
貪生強(qiáng)樂寸心酸,與死為鄰片紙隔。
破窗仿佛光朦朧,推枕起來呼小童。
問云月高今幾尺,答以云生俄滅蹤。
擁衾獨(dú)坐謾空想,縱有桂華未能賞。
重城幾許追歡娛,終宴無聊徒悵望。
而今一榻煙村中,稍培時同事不同。
世味淡薄幽意足,元和咽漱真氣充。
步屧出門舒逸興,清風(fēng)灑面衣襟冷。
暗雨淅瀝作寒聲,濃云黯黲無光影。
月兮月兮胡寡情,故向良時多不明。
無乃韜光不自滿,故能養(yǎng)兔得長生。
我今解悟月深意,榮華咄嗟復(fù)凋悴。
歸來塞窗仍閉門,眾人昭昭我獨(dú)昏。
注釋參考
世味
(1).人世滋味;社會人情。 唐 韓愈 《示爽》詩:“吾老世味薄,因循致留連。” 宋 唐玨 《摸魚兒》詞:“悠然世味渾如水,千里舊懷誰???” 清 曹寅 《避熱》詩之五:“世味何如 湘 水淡,物情翻向 楚 人夸?!?/p>
(2).指功名宦情。 宋 葉適 《孟達(dá)甫墓志銘》:“既連黜兩州,世味益薄。知 南康 ,自列親嫌不往?!?明 唐順之 《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》:“君乃鋭然自割於強(qiáng)盛之年,非孝愛純至,一不中熱於世味,有所不能?!?/p>
淡薄
淡薄 (dànbó) 不濃厚 thin;light 霧逐漸淡薄了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become dim;faint;hazy 印象淡薄了 清貧 poor 代儒家道雖然淡薄,倒也豐豐富富完了此事?!都t樓夢》 冷淡,不親密 cold;indifferent 感情淡薄幽意
(1).幽深的思緒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燈夜和殷長史》:“客子依永夜,寂寞幽意長?!?/p>
(2).幽閑的情趣。 唐 方干 《詹碏山居》詩:“無人會幽意,來往在煙霞。” 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挽陳毅同志》詩:“皓月無幽意,清風(fēng)有激情?!?/p>
元和
[the title of Emperor Li Chun's reign in Tang Dynasty] 唐憲宗李純的年號(公元806—820年)
元和十年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咽漱
漱液而咽之。漱,謂干漱口使分泌津液。 唐 杜甫 《幽人》詩:“嚥漱元和津,所思煙霞微?!?/p>
真氣
(1).人體的元?dú)猓顒拥脑瓌恿?。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(jié)合而成。道教謂為“性命雙修”所得之氣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:“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;精神內(nèi)守,病安從來?” 唐 王維 《賀元元皇帝見真容表》:“臣聞仙祖行化,真氣臨關(guān);圣人降生,祥光滿室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不善養(yǎng)生者,薄節(jié)慎之功,遲吐納之效,厭上藥而用下品,伐真氣而助強(qiáng)陽,根本已危,僵仆無日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三昧上真氣已全,百煉中凡心俱浄?!?/p>
(2).指剛正之氣。 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送尉》:“英雄欺世,久之畢竟難瞞,胸中既無真氣蟠,筆下焉能力量完!” 侯方域 《祭吳次尾文》附 清 徐作肅 評:“chan{1|1}綿嗚咽,全是一團(tuán)真氣。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為佳。”
(3).特指帝王的氣象。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?!吩姡骸?秦王 時在座,真氣動戶牖。”
鄧深名句,中秋無月感而作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