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塤《茅山》:
三茅高出七山巔,頓隔塵沙道路千。
靈籟蕭蕭風笛弄,奇形奕奕隴牛眠。
人間已有嘉平帝,地下誰通句曲天。
幸喜吾廬居在此,時從寄傲任悠然。
注釋參考
三茅
(1).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?!稌x書·禮志上》:“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,意先儀范。其吉禮也,則三茅不翦,日觀停瑄?!痹敗?三脊茅 ”。
(2).指傳說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。 唐 許渾 《亡題》詩:“ 商嶺 採芝尋四老, 紫陽 收朮訪三 茅 ?!?宋 柳永 《巫山一段云》詞:“相將何處寄良宵?還去訪三 茅 。”詳“ 三茅君 ”。
(3).山名。亦稱 茅山 、 句曲山 。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。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,故名。 唐 劉禹錫 《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》詩:“城下清波含百谷,窗中遠岫列 三茅 。”
山巔
亦作“ 山顛 ”。山頂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?!薄对姟ば⊙拧u漸之石》“維其卒矣” 漢 鄭玄 箋:“卒者崔巍也。謂山巔之末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,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?!?蕭乾 《初冬過三峽》:“過 瞿塘峽 ,山巔積雪跟云絮幾乎羼在一起?!?/p>
塵沙
(1).塵埃與沙土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疾風千里兮吹塵沙。” 元 虞集 《城東觀杏花》詩:“緑水滿溝生杜若,暖云將雨少塵沙?!?李季 《玉門兒女出征記》詩十七:“寒流隨風漫大地,午夜里風怒號飛卷塵沙?!?/p>
(2).喻污濁,戰(zhàn)亂。 清 顧炎武 《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》詩:“遙望 天壽山 ,猶在浮云間。長嘆未及往,塵沙沒中原?!?蔡有守 《送陳樹人居若明之日本》詩:“鄉(xiāng)邦回首塵沙惡,一往夷嵎欲幾年?!?/p>
(3).猶塵世。 宋 梅堯臣 《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》:“不嗟門外塵沙苦,只覺壺中歲月長?!?宋 王安石 《蒙城清燕堂》詩:“飄然一往何時得,俯仰塵沙欲作翁?!?/p>
道路
道路 (dàolù) 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;兩地之間的通道。也用于比喻事物發(fā)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road;way;path 人生道路 自張材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p>陳塤名句,茅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10主管藥師總題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