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賢不顧彌天罪,甘自渾身陷鐵圍
出自宋代釋智朋《偈傾一百六十九首》:
把定乾坤正此時(shí),衲僧猶未副全提。
普賢不顧彌天罪,甘自渾身陷鐵圍。
注釋參考
普賢
佛教菩薩名。梵名為Samantabhadra,也譯為“遍吉”。與 文殊菩薩 并稱(chēng)為 釋迦牟尼佛 之二脅士。寺院塑像,侍立于 釋迦 之右,乘白象。以“大行”著稱(chēng),其道場(chǎng)為 四川 峨眉山 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》詩(shī)之一:“夢(mèng)中沉卻da{1*1}法船, 文殊 頓足 普賢 哭?!?趙樸初 《僧伽和佛的弟子》:“大乘經(jīng)典特別稱(chēng)道 文殊師利 的大智, 普賢 的大廳, 觀世音 的大悲, 地藏 的大愿,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?!?/p>
不顧
(1).不回頭看。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於是 荊軻 就車(chē)而去,終已不顧?!?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靈帝紀(jì)》:“ 林宗 異而問(wèn)之:‘甑破可惜,何以不顧?’ 叔達(dá) 曰:‘甑已破,視之無(wú)益。’”
(2).不顧念;不照顧。 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務(wù)在獨(dú)樂(lè),不顧眾庶?!薄冻o·劉向<九嘆·離世>》:“不顧身之卑賤兮,惜皇輿之不興。” 王逸 注:“不敢顧念身之貧賤?!?/p>
(3).不理會(huì)?!冻o·九章·涉江》:“被明月兮珮寶珞,世溷濁而莫余知兮,吾方高馳而不顧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馬周 初入京,至 灞上 逆旅,數(shù)公子飲酒,不顧 周 , 周 市斗酒濯足,眾異之?!?周而復(fù)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五:“ 朱暮堂 不顧 湯富海 的意見(jiàn),不滿地說(shuō):‘非篩不行! 蘇賬房 !’”
(4).不考慮;不顧忌。《韓非子·十過(guò)》:“耽於女樂(lè),不顧國(guó)政,則亡之禍也?!薄逗鬂h書(shū)·列女傳·太原王霸妻》:“君少修清節(jié),不顧榮祿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(lèi)稿·奇謔二·帝王yin{1|1}亂》:“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顧五倫,真禽獸也?!?魏巍 《東方》第三部第十章:“戰(zhàn)士們不顧一切地在鋼架上爬行?!?/p>
彌天
彌天 (mítiān) 滿天;漫天 monstrous 彌天大禍渾身
渾身 (húnshēn) 全身 all over;from head to foot 嚇得渾身發(fā)抖鐵圍
(1).即 鐵圍山 。 北周 王褒 《善行寺碑》:“塵沙日月,同 渤澥 之輪迴;百億 鐵圍 ,等 閻浮 之?dāng)?shù)量?!?唐 孟浩然 《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》詩(shī):“石壁開(kāi)金像, 香山 倚 鐵圍 ?!?徐鵬 注:“ 鐵圍 ,佛經(jīng)言 南贍部洲 等四大部洲之外有 鐵圍山 ,其中心為 須彌山 ,外有七山八海, 鐵圍山 圍繞其外。”參見(jiàn)“ 鐵圍山 ”。
(2).形容牢固的包圍。 陳毅 《樂(lè)安宜黃道中聞捷》詩(shī):“工農(nóng)兒子慣征戰(zhàn),四破鐵圍奇中奇?!?/p>
釋智朋名句,偈傾一百六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