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崔鶠《和老人觀牧圖》:
作官畏人嘲,胡孫騎牧牛。
卻離大江水,還家整歸舟。
還家此計不可移,此樂勿令兒輩知。
行歌帶索拾遺穗,耳靜不復(fù)聞?wù)鬈?/span>。
功名亦妄爾,吾生去此將安之。
趁此青草長,自牧牛與羊。
不減九十頭,何翅三百強。
沙平水淺南山下,千角萬蹄如此畫。
牛腰吹笛遡秋風(fēng),不問人間矍鑠翁。
注釋參考
行歌
行歌 (xínggē) 歌,吟,抽咽的哭。行,走動著。行歌意為一邊走著一邊抽抽咽咽地哭。是孩子的哭狀 walk and snivel at the same time 兒聞之亡去入山林行歌?!獣x· 干寶《搜神記》帶索
以繩索為衣帶。形容貧寒清苦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 孔子 游於 太山 ,見 榮啟期 行乎 郕 之野,鹿裘帶索,鼓琴而歌?!?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二:“九十行帶索,飢寒況當(dāng)年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北窗三友》詩:“或乏擔(dān)石儲,或穿帶索衣?!?清 黃宗羲 《子劉子行狀》:“試將茹荼帶索,以畢餘生?!?/p>
拾遺
拾遺 (shíyí) 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,據(jù)為己有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 涂(途)不拾遺。——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 夜不閉戶,道不拾遺 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make good omissions 拾遺補闕征鼙
出征的鼓聲。亦比喻戰(zhàn)事。 前蜀 毛文錫 《甘州遍》詞之二:“邊聲四起,愁聞戍角與征鼙?!?明 俞汝言 《進艇》詩:“作客乘春行處好,故鄉(xiāng)曾否息征鼙。”
崔鶠名句,和老人觀牧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