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地?zé)o千里,因風(fēng)數(shù)寄聲
出自唐代韓愈《送李員外院長分司東都》:
去年秋露下,羈旅逐東征。
今歲春光動,驅(qū)馳別上京。
飲中相顧色,送后獨歸情。
兩地?zé)o千里,因風(fēng)數(shù)寄聲。
注釋參考
兩地
(1).兩處;兩個地方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詩》:“念此一筵笑,分為兩地愁?!?唐 元稹 《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》:“俾分兩地之憂,佇聽二天之諺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跋胛?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,兩地成全,一丘合葬,可見‘不求人’的這句話斷説不起。” 魯迅 許廣平 有《兩地書》。如: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。
(2).猶兩府。借指中書省、樞密院。 宋 無名氏 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子京兩地》:“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,名曰《猥藁》。常吟曰:‘碧云自有三年信,明月長為兩地愁?!怨磐共坏莾傻?,愁憤而薨,人以為此詩之讖也?!?宋 范仲淹 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:“ 范仲淹 、 富弼 皆在兩地,所宜盡心,為國家諸事建明,不得顧避。”
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寄聲托人傳話。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,何以不為致問?” 晉 陶潛 《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》詩:“司田眷有秋,寄聲與我諧?!?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 黨項羌 掠 回鶻 貢物, 遵誨 寄聲誚讓之, 羌 懼,即遣使謝,歸其所掠?!?清 支機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卷三:“屢託人寄聲邀予,因事冗未往。”
韓愈名句,送李員外院長分司東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游棲霞宮——— 張奕〔宋代〕
-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(fēng)亭——— 蔡向〔宋代〕
- 嘉泰三年皇后冊寶十三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觀徐復(fù)州家書畫七首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荊門別張?zhí)煊X——— 魏泰〔宋代〕
- 偈頌八十五首——— 釋妙倫〔宋代〕
- 水龍吟(次韻虛齋先生雨花宴)——— 張榘〔宋代〕
- 題畫馬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
- 滿江紅(雨后攜家游西湖,荷花盛開)——— 范成大〔宋代〕
- 九疑山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