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頌古一百則》:
松直棘曲,鶴長鳧短。
羲皇世人,俱忘治亂。
其安也潛鱗在淵,其逸也翔鳥脫絆。
無何祖禰西來,里許得失相半。
蓬隨風(fēng)而轉(zhuǎn)空,船截流而到岸。
個(gè)中靈利衲僧,看取清涼手段。
注釋參考
無何
無何 (wúhé) 不久;很短時(shí)間之后 soon 亡何國變。(亡通“無”。)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無何宰以卓異聞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于好 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nothing; nothing else 自覺無何祖禰
(1).祖廟與父廟?!吨芏Y·春官·甸?!罚骸吧岬煊谧娑[,乃斂禽,禂牲,禂馬,皆掌其祝號(hào)。”《史記·孝武本紀(jì)》:“鼎宜見於祖禰,藏於帝庭,以合明應(yīng)?!?/p>
(2).先祖和先父。亦泛指祖先。 漢 蔡邕 《鼎銘》:“乃及 忠文 ,克慎明德,以服享祖禰之遺風(fēng),悉心臣事,用媚天子?!薄杜f唐書·段文昌傳》:“以先人墳?zāi)乖?荊州 ,別營居第以置祖禰影堂,歲時(shí)伏臘,良辰美景享薦之?!?宋 文天祥 《<告先太師墓文>跋》:“余始至 南安軍 ,即絶粒為告墓文,遣人馳歸,白之祖禰?!?/p>
(3).本源;起始。 清 徐釚 《詞苑叢談·三百篇為詞祖》:“凡此煩促相宣,短長互用,以啟后人協(xié)律之原,豈非《三百篇》實(shí)祖禰哉?!?章炳麟 《訄書·訂文》:“數(shù)字之義,祖禰一名,久而莫蹤跡之也?!?鄭振鐸 《中國俗文學(xué)史》第一章:“所謂徽調(diào)、漢調(diào)、秦腔等等,都是代表的地方戲,先于皮黃而出現(xiàn),而為其祖禰的?!?/p>
里許
里面;里頭。許,助詞。 唐 戴叔倫 《聽歌回馬上贈(zèng)崔法曹》詩:“秋風(fēng)里許杏花開,杏樹傍邊醉客來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 楊誠齋 云:‘詩固有以俗為雅,然亦須經(jīng)前輩鎔化,乃可因承。如 李 之“耐可”、 杜 之“遮莫”、 唐 人“里許”、“若箇”之類是也。’” 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詞》:“今 松江 、 太倉 言處言許,音皆如化。謂內(nèi)曰里許,音如里化?!?/p>
得失相半
得失:得到與失去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。即得失相當(dāng),不相上下。成語解釋得失:得到與失去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。即得失相當(dāng),不相上下。得失相半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書·全琮傳》:“今分兵捕民,得失相半,豈得謂全哉?”使用例句竟不曉何謂,猶不若石城之得失相半也。★宋·岳珂《桯史·石城堡寨》釋正覺名句,頌古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