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《論語·子路篇》:
摘自《論語·子路篇》
解釋:君主向近處的百姓施惠,使其歡悅,那么遠(yuǎn)處的百姓也會紛紛前來歸附。
原文摘要:
諸?”孔子對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,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‘為君難,為臣不易?!缰獮榫y也,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?”曰:“一言而喪邦,有諸?”孔子對曰:“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。人之言曰:‘予無樂乎為君,唯其言而莫予違也?!缙渖贫`也,不亦善乎?如不善而莫之違也,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?”葉公問政,子曰:“近者說,遠(yuǎn)者來。”子夏為莒父宰,問政,子曰:“無欲速,無見小利。欲速則不達(dá)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?!比~公語孔子曰:“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證之。”孔子曰:“吾黨之直者異于是。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樊遲問仁,子曰:“居處恭,執(zhí)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”子貢問曰:“何如斯可謂之士矣?”子曰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