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承急賢詔,未謁陶唐君
出自唐代殷少野《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散字》:
官閑幕府下,聊以任縱誕。
文學(xué)魯仲尼,高標(biāo)嵇中散。
出門時雨潤,對酒春風(fēng)暖。
感激知己恩,別離魂欲斷。
鄔載策名十二載,獨立先斯文。
邇來及門者,半已升青云。
青云豈無姿,黃鵠素不群。
一辭蕓香吏,幾歲滄江濆。
散職既不羈,天聽亦昭聞。
雖承急賢詔,未謁陶唐君。
薄俸還自急,此言那足云。
和風(fēng)媚東郊,時物滋南薰。
蕙草正可摘,豫章猶未分。
宗師忽千里,使我心氛氳。
第二百一十卷
注釋參考
急賢
重賢;急于求賢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求薦賢士詔》:“庶同則哲之明,稱朕急賢之旨?!?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上:“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(xué)士來。時 元崇 為翰林學(xué)士,中外榮之。自古急賢待士,帝王如此者,未之有也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三:“先是 高宗 南渡,急賢如饑渴。”
陶唐
(1).古帝名。即 唐堯 。 帝嚳 之子,姓 伊祁 ,名 放勛 。初封于 陶 ,后徙于 唐 ?!稌の遄又琛罚骸拔┍?陶唐 ,有此 冀 方。今失厥道,亂其紀(jì)綱,乃厎而亡?!薄犊鬃蛹艺Z·五帝德》:“ 宰我 曰:‘請問 帝堯 ?!?孔子 曰:‘ 高辛氏 之子,曰 陶唐 ,其仁如天,其智如神,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刑法》:“ 太宗 謂侍臣曰:‘昔 陶唐 大圣, 柳下惠 大賢,其子 丹朱 甚不肖,其弟 盜跖 為巨惡?!?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乃粒》:“ 神農(nóng) 去 陶唐 ,粒食已千年矣;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,豈有隱焉?”
(2).古部族名?!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:“ 陶唐 既衰,其后有 劉累 ,學(xué)擾龍于 豢龍氏 ,以事 孔甲 。” 唐 杜甫 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:“與君 陶唐 后,盛族多其人。圣賢冠史籍,枝派羅源津?!?朱鶴齡 注:“《唐·宰相世系表》: 杜 氏出 祁 姓, 帝堯 裔孫 劉累 之后,在 周 為 唐杜氏 。 成王 滅 唐 ,以封弟 叔圉 ,改封 唐氏 子孫於 杜城 , 京兆 杜陵 是也。然則 唐 與 杜 蓋同族也。”參見“ 陶唐氏 ”。
(3). 陶唐 為古代傳說中的圣主,后指稱賢明的帝王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(shè)朝》:“久著仁賢聲譽重,中外推戴 陶唐 ?!?/p>
(4).指 陶唐 之世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鑒茅茨於 陶唐 ,察卑宮於 夏禹 ?!?/p>
(5).借指開明盛世。 唐 鮑溶 《讀李相心中樂》詩:“果聞丞相心中樂,上贊 陶唐 一萬春?!?清 錢謙益 《山西布政使文翔鳳授朝議大夫制》:“以 河汾 之學(xué),教 陶唐 之人,士習(xí)之淳,文體之正,胥自 晉 始?!?/p>
(6).指《擊壤歌》。 宋 陸游 《示兒子》詩:“父子扶攜返故鄉(xiāng),欣然擊壤詠《陶唐》?!?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五:“枝榦雖不廣,亦足蔽一鄉(xiāng)。野人時就坐,鼓腹歌《陶唐》。”參見“ 陶唐歌 ”。
(7).借指 中國 。 清 呂履恒 《許由?!吩姡骸扒嗌巾斏弦还虑瘢┮?陶唐 十二州?!?/p>
殷少野名句,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散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