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問何年飛到此,拔地倚天無跡
出自宋代家鉉翁《念奴嬌(中秋紀(jì)夢)》:
神仙何處,人盡道、我州三神之一。
為問何年飛到此,拔地倚天無跡。
縹緲瓊宮,溟茫朱戶,不與塵寰隔。
翩然鶴下,時傳云外消息。
。
露冷風(fēng)清夜闌,夢高人過我,歡如疇昔。
道骨仙風(fēng)誰得似,談笑云生幾席。
共踏銀虬,迫隨絳節(jié),恍遇群仙集。
云韶九奏,不類人間金石。
注釋參考
拔地倚天
拔:突出,聳出。倚:倚傍,貼近。從地面突兀而起,貼近天際。比喻高大突出,氣勢雄偉。成語解釋拔:突出,聳出。倚:倚傍,貼近。從地面突兀而起,貼近天際。比喻高大突出,氣勢雄偉。拔地倚天出處唐·孫樵《與王霖秀才書》:“譬玉川子《月蝕詩》、楊司城《華山賦》、韓吏部《進學(xué)解》……莫不拔地倚天,句句欲活。”使用例句那懸崖之上,一株株蒼松翠柏拔地倚天,傲然屹立。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。”
見“ 無跡 ”。
家鉉翁名句,念奴嬌(中秋紀(jì)夢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