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中著色似狂顛,心與梅同跡不然
出自宋代曹彥約《同官約賦紅梅成五十六字》:
淡中著色似狂顛,心與梅同跡不然。
奪我焉支寧免俗,豈無膏沐獨(dú)爭先。
辨桃認(rèn)杏何人拙,壓雪欺霜政自妍。
只恐東君招不得,好修猶在竹籬邊。
注釋參考
狂顛
癲狂。形容舉止放蕩無節(jié)制。 唐 張籍 《羅道士》詩:“聞客語聲知貴賤,持花歌詠似狂顛?!?宋 辛棄疾 《唐河傳·效花間體》詞:“折花去,岸上誰家女,太狂顛?!?元 楊訥 《西游記》第四本第十六出:“跟后趨前,莫生狂顛?!?清 蒲松齡 《杜子美》詩:“雖固曠達(dá)無邊幅,毋乃恣肆近狂顛?”
心與
以心相許?!段倪x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雜裾垂髾,目窕心與?!?劉良 注:“心與,心相許也?!?唐 裴度 《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》序:“故 州平 心與, 元直 神交。”
不然
不然 (bùrán) 不是這樣,并非如此 not so 其實(shí)不然 用在句子開頭,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No 不然,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否則,表轉(zhuǎn)折,不這樣做就會出現(xiàn)相反的結(jié)果或情況 of else;if not;otherwise 我得早點(diǎn)去,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否則 (either)…or 要去就別遲到,不然,就甭去了曹彥約名句,同官約賦紅梅成五十六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