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昏近,愁生砧杵,怨入琵琶
出自元代白樸《【仙呂】點(diǎn)絳唇》:
金鳳釵分,玉京人去,秋瀟灑。
晚來閑暇,針線收拾罷。
。
。
獨(dú)倚危樓,十二珠簾掛,風(fēng)簫颯。
雨晴云乍,極目山如畫。
。
。
斷人腸處,天邊殘照水邊霞。
枯荷宿鷺,遠(yuǎn)樹棲鴉。
敗葉紛紛擁砌石,修竹珊珊掃窗紗。
黃昏近,愁生砧杵,怨入琵琶。
。
。
憶疏狂阻隔天涯,怎知人埋冤他。
吟鞭裊青驄馬,莫吃秦樓酒,謝家茶,不思量執(zhí)手臨歧話。
。
。
憑闌久,歸繡幃,下危樓強(qiáng)把金蓮撒。
深沉院宇朱扉亞,立蒼苔冷透凌波襪。
數(shù)歸期空畫短瓊簪,揾啼痕頻溫香羅帕。
。
。
自從絕雁書,幾度結(jié)龜卦。
翠眉長(zhǎng)是鎖離愁,玉容憔悴煞。
自元宵等待過重陽,甚猶然不到家。
。
。
歡會(huì)少,煩惱多,心緒亂如麻。
偶然行至東籬下,自嗟自呀,冷清清和月對(duì)黃花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黃昏
黃昏 (huánghūn) 日落以后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(shí)間 evenfall;dusk 奄奄黃昏后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漸黃昏清角吹寒?!巍?姜夔《揚(yáng)州慢》 見“傍晚” evening砧杵
亦作“碪杵”。搗衣石和棒槌。亦指搗衣。 南朝 宋 鮑令暉 《題書后寄行人》詩:“砧杵夜不發(fā),高門晝常關(guān)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登樓寄王卿》詩:“數(shù)家砧杵秋山下,一郡荊榛寒雨中?!?宋 蘇軾 《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》詩之二:“短日送寒砧杵急,冷官無事屋廬深?!?元 商衟 《新水令》套曲:“愁聞?wù)梃魄茫肼犢e鴻叫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浪淘沙》詞:“野宿近荒城,碪杵無聲?!?/p>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(gè)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(shí)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白樸名句,【仙呂】點(diǎn)絳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