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師自得幽棲趣,向此灰心肯復(fù)然
出自宋代金君卿《重修龍興觀寄呈江吳二尊師》:
萬戶晴嵐生紫煙,絕塵佳致甲昌川。
輕舠急槳風(fēng)中葉,碧瓦朱欄水底天。
雨夜龍涎腥柱礎(chǔ),霜秋桂子落喦泉。
二師自得幽棲趣,向此灰心肯復(fù)然。
注釋參考
二師
(1).指左師、右?guī)煛?春秋 宋 鄉(xiāng)里之官。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二師令四鄉(xiāng)正敬享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二師,左、右?guī)熞??!?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職官·二師》“ 宋 右?guī)?、左師”引《bai{1*1}虎通》:“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為里右?guī)?,其次為左師?!?/p>
(2).左右翼軍隊?!秶Z·吳語》:“ 越王 乃分其師為左右軍…… 吳 師聞之,大駭,曰:‘ 越 人分為二師,將以夾攻我?guī)煛!?/p>
(3).指 殷 少師 比干 和父師 箕子 ?!稌の⒆印贰?殷 既錯天命, 微子 作誥,父師、少師” 孔 傳:“告二師而去 紂 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告父師 箕子 ,少師 比干 ?!?/p>
自得
自得 (zìdé) 自覺得意、開心 contented;self-satisfied;be pleased with oneself 意氣揚(yáng)揚(yáng),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?!鳌?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幽棲
(1).幽僻的棲止之處。 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羇人感幽棲,窅映轉(zhuǎn)奇絶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孫元規(guī)書》:“肺疾未愈,賴此幽棲,江山照人,本無他望,以此為多。” 明 練子寧 《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》詩:“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,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?!?/p>
(2).隱居?!端螘る[逸傳·宗炳》:“ 南陽 宗炳 、 雁門 周續(xù)之 ,并植操幽棲,無悶巾褐,可下辟召,以禮屈之?!?唐 白居易 《與僧智如夜話》詩:“懶鈍尤知命,幽棲漸得朋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這確是一座好山……是理想的幽棲之所。”
心肯
心里同意;許可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小星》:“只為窮愁五馬,空嘆身孤;因而悵望雙娥,還期心肯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但小妾千里相從,義難頓絶,容歸與商之。得其心肯,當(dāng)奉復(fù)耳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幻因》:“心肯處,四偶相俱?!?/p>
金君卿名句,重修龍興觀寄呈江吳二尊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