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陸機《吳趨行》:
楚妃且勿嘆。
齊娥且莫謳。
四座并清聽。
聽我歌吳趨。
吳趨自有始。
請從閶門起。
閶門何峨峨。
飛饋跨通波。
重欒承游極。
回軒啟曲阿。
藹藹慶云被。
泠泠鮮風過。
山澤多藏育。
土風清且嘉。
泰伯導仁風。
仲雍揚其波。
穆穆延陵子。
灼灼光諸華。
王跡隤陽九。
帝功興四遐。
大皇自富春。
矯手頓世羅。
邦彥應運興。
粲若春林葩。
屬城咸有士。
吳邑最為多。
八族未足侈。
四姓實名家。
文德熙淳懿。
武功侔山河。
禮讓何濟濟。
流化自滂沱。
淑美難窮紀。
商搉為此歌。
注釋參考
王跡
見“ 王跡 ”。
亦作“ 王跡 ”。帝王之功業(yè)?!稌の涑伞罚骸爸劣?大王 ,肇基王跡?!?孔 傳:“ 大王 修德,以翦齊 商 人,始王業(yè)之肇跡。”《史記·秦楚之際月表》:“然王跡之興,起於閭巷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封禪》:“及 齊桓 之霸,爰窺王跡?!?宋 宇文虛中 《古劍行為劉善長作》:“公家祖皇提三尺,素靈中斷開王跡?!?/p>
陽九
(1).古代術數(shù)家的學說。其說有二:(1)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內有旱災九年,謂之“陽九”。其余尚有陰九、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等,陽為旱災,陰為水災。從入元至陽三,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,災歲五十七年,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,為一元之氣終。舉其平均數(shù)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。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戹曰:初入元,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;次四百八十,陽九;次七百二十,陰七;次七百二十,陽七;次六百,陰五;次六百,陽五;次四百八十,陰三;次四百八十,陽三。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,與一元終。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災歲五十七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百六陽九》:“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,以歷志考之,其名有八。初入元百六曰陽九,次曰陰九;又有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,皆謂之災歲。大率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而災歲五十七。以數(shù)計之,每及八十歲,則值其一。今人但知陽九之厄,云經(jīng)歲者,常歲也。”(2)太乙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“陽九”,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“百六”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七:“此外有所謂太乙數(shù),能知運祚災祥,刀兵水火,陰晴風雨……蓋太乙數(shù)中,??缄柧?,百六之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,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。陽九,奇數(shù)也,為陽數(shù)之窮。百六,偶數(shù)也,為陰數(shù)之窮。大抵歲運值之,終有厄會。 洪文敏 公《五筆》中,載陽九、百六之説,與此不同?!?/p>
(2).道家稱天厄為陽九,地虧為百六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,小百六。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 唐 黃滔 《融結為河岳賦》:“則有龜負龍擎,文籍其陽九陰六; 共 觸 愚 移,傾缺其天樞地軸。”參閱《靈寶天地運度經(jīng)》。
(3).指災荒年景和厄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會遭陽九,炎光中矇。 世祖 撥亂,爰建時雍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而猶有 李靈耀 作梗, 田承嗣 負恩,命將出軍,勞師弊賦者,蓋陽九之未泰,豈君道之過歟!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問卜》:“中途自傷分鳳友,念他鄉(xiāng)戰(zhàn)骨誰收,奈何薄命遭陽九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慈光寺》:“嗚呼!卅年來滄桑逼陽九。”
陸機名句,吳趨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