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崔備《清溪路中寄諸公》
偏郡隔云岑,回溪路更深。少留攀桂樹,長渴望梅林。
野筍資公膳,山花慰客心。別來無信息,可謂井瓶沉。
注釋參考
攀桂
攀桂 (pāngguì) 折桂。喻指科舉登第 pass civil examination渴望梅
據(jù)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載, 魏 軍口喝而艱于行走, 曹操 詭稱前有梅林,士卒聞之,口齒生津,得以前行。后因以“渴望梅”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。 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和吳子似縣尉》詞:“搔首踟躕,愛而不見,要得詩來渴望梅?!眳⒁姟?望梅止渴 ”。
崔備名句,清溪路中寄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瓢蟲雷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