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章孝參《題彌勒院》:
橋通流水綠溶溶,殿閣穹然鎮(zhèn)象龍。
半壁石橋通雪竇,一龕麗室占雷峰。
掛巖屋似六和塔,入路門如九里松。
遙想空庭明月夜,浮屠桂樹影重重。
注釋參考
巖屋
指利用天然洞穴或石壁修砌的石屋。 唐 楊衡 《游陸先生故巖居》詩:“上有一巖屋,相傳靈人宅?!?宋 梅堯臣 《送良玉上人還昆山》詩:“水煙晦琴徽,山月上巖屋。”《宋史·韓世忠傳》:“賊深據(jù)巖屋,為三窟,諸將莫知所入?!?/p>
六和塔
亦稱“ 六合塔 ”。在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南 錢塘江 邊 月輪山 上。塔為八角形,外觀十san{1-1}級,內(nèi)分七層,高約六十米。 宋 開寶 三年(公元970年) 吳越王 錢俶 建以鎮(zhèn)江潮,其地舊有 六和寺 ,故名。歷代屢毀屢修。解放后重加修葺,為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是 杭州市 名勝之一。
路門
古代宮室最里層的正門?!吨芏Y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(gè)?!?鄭玄 注:“路門者,大寢之門?!?賈公彥 疏:“路門以近路寢,故特小為之?!薄侗笔贰ぶ芗o(jì)下·高祖武皇帝》:“三年春正月壬戌,朝羣臣於路門?!?/p>
九里松
地名。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。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時(shí),于 行春橋 至 靈隱 、 三天竺 間植松,左右各三行,凡九里,蒼翠夾道,人稱 九里松 。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。 宋 吳說 有“九里松”題匾。見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湖山勝概》、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·北山勝跡》。
章孝參名句,題彌勒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