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息計此身,幾何不埋土
出自宋代趙蕃《久不看鏡須之白者眾矣得數(shù)語寄成父兼示兒侄》:
始白才二三,今白乃四五。
蕭蕭十數(shù)莖,底用更縷數(shù)。
年來悼亡悲,老至作詩苦。
外形雖由中,不應遽如許。
嘆息計此身,幾何不埋土。
而此尚低回,悄悄受群侮。
弟能教兒書,兒足事吾圃。
吾豈不可歸,茲為寄門戶。
注釋參考
嘆息
嘆息 (tànxī) 嘆氣 sigh;heave a sigh 惟聞女嘆息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未嘗不嘆息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聞琵琶已嘆息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嘆息?!啤?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 僅嘆息曰?!顿Y治通鑒》 御史嘆息去?!濉?張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繞階嘆息,知變生肘腋,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?!濉?魏源《圣武紀》 嘆美;贊嘆 praise;gasp in admiration 姑娘此時,除了心中感激,點頭嘆息之外,再無別話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何不
何不 (hébù) 為什么不——用反問語氣,表示應該或可以 why not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趙蕃名句,久不看鏡須之白者眾矣得數(shù)語寄成父兼示兒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