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寒鴉詞》:
寒鴉來時(shí)九月天,黃梁蕭蕭人刈田。
啼聲清哀晚紛泊,迭和群音和且樂。
朋飛聚噪動(dòng)百千,頸腹如霜雙翅玄。
風(fēng)高日落田中至,部隊(duì)崩騰鉦鼓沸。
高林古道榆柳郊,落葉晴霜荊棘地。
志士朝聞感歲華,田家候爾知寒事。
壟頭雪消牛挽犁,蕩漾春風(fēng)吹爾歸。
投寒避暖竟何事,長伴燕鴻南北飛。
我滯窮城未知返,為爾年年悲歲晚。
扁舟東下會(huì)有期,明年見爾長淮岸。
注釋參考
清哀
清凄哀傷?!端囄念惥邸肪硭娜?漢 劉向 《別錄》:“ 漢 興以來,善雅歌者 魯 人 虞公 ,發(fā)聲清哀,蓋動(dòng)梁塵?!薄端囄念惥邸肪硭乃囊?晉 夏侯湛 《夜聽笳賦》:“相和兮哀諧,慘激暢兮清哀。” 唐 鮑溶 《隴頭水》詩:“細(xì)響風(fēng)吹草,清哀雁落云?!?/p>
紛泊
紛紛落下;飛揚(yáng)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起彼集此,霍繹紛泊?!薄段倪x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毛羣陸離,羽族紛泊?!?劉逵 注:“紛泊,飛薄也。” 呂延濟(jì) 注:“紛泊,飛揚(yáng)也?!?唐 元稹 《有鳥》詩之十二:“秋鷹掣斷架上索,利爪一揮毛血落。可憐鴉鵲慕腥膻,猶向巢邊競紛泊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白日不照物》詩:“風(fēng)濤吹黃昏,屋瓦更紛泊?!?/p>
迭和
互相唱和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更唱迭和,赴曲隨流。” 三國 魏 繁欽 《與魏文帝箋》:“及與黃門鼓吹 溫胡 ,迭唱迭和?!?唐 陸龜蒙 《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玩俄辱三篇復(fù)抒酬答》詩之二:“相呼野飯依芳草,迭和山歌逗遠(yuǎn)林?!?/p>
音和
反切的一種。指反切上字與所切之字聲母相同,反切下字與所切之字聲調(diào)及韻母相同。也稱“音和切”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藝文二》:“所謂切韻者,上字為切,下字為韻。切須歸本母,韻須歸本等。切歸本母,謂之音和,如‘德紅’為‘東’之類?!隆c‘東’同一母也?!薄肚许嵵刚茍D·檢例下》:“凡切字,以上者為切,下者為韻,取同音、同母、同韻、同等四者皆同,謂之音和。”
張耒名句,寒鴉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