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夔《金神夜獵圖二首》:
后宮嬋娟玉女,自鞚八尺飛龍。
兩兩鳴鞭爭導(dǎo),綠云斜墜春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兩兩
(1).成雙成對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翱铝?,兩兩相比者,名曰三能?!?南朝 陳 徐陵 《為陳武帝作相時(shí)與北齊廣陵城主書》:“既通宮闈,無容靜默,兩兩相對,俱有損傷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》詩:“舍人亦與泰階近,兩兩聯(lián)裾如雁行?!?元 張可久 《小梁州·郊行即事》曲:“小橋流水落紅香,兩兩鴛鴦?!?/p>
(2).猶言稀稀落落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》:“天子坐籌星兩兩,將軍歸佩印累累。” 明 張五山 《駐馬聽·秋游莫愁湖因過陳藎卿看菊》曲:“粧點(diǎn)秋光,黃葉丹楓飄兩兩;輕搖蘭槳,沙鷗汀鷺起雙雙?!?/p>
鳴鞭
(1) [whip]∶抖動鞭子出聲
鳴鞭走馬
(2) [(of ancient times' honour guard) whip to keep silent]∶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,鞭形,振動時(shí)發(fā)出響聲,叫人肅靜。也叫“靜鞭”
詳細(xì)解釋(1).謂揮鞭。揮鞭策馬,動則有聲,故稱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白馬篇》:“白馬騂角弓,鳴鞭乘北風(fēng)。”《宋史·孟珙傳》:“ 江陵 所恃三海,不知沮洳有變?yōu)樯L镎?,敵一鳴鞭,即至城外?!?孫犁 《秀露集·鄉(xiāng)里舊聞》:“他從來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馭手,隨便鳴鞭、吆喝,以至虐待折磨牲畜。”
(2).指揮鞭打人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(guān)于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問題》:“擺出奴隸總管的架子,以鳴鞭為唯一的業(yè)績?!?/p>
(3).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,鞭形,揮動發(fā)出響聲,使人肅靜,故又稱靜鞭。 唐 鄭嵎 《津陽門》詩:“鳴鞭后騎何躞蹀,宮妝襟袖皆仙姿?!薄端问贰x衛(wèi)志二》:“上皇日常朝殿,差御龍直四十三人,執(zhí)仗排立,并設(shè)繖扇,鳴鞭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丹陛陳情》:“每日間親隨車駕,只聽鳴鞭,去螭頭上拜跪?!?/p>
綠云
比喻女子黑而長的頭發(fā):綠云擾擾,梳曉鬟也。借指年輕女子:雪鬢蒼蒼配綠云。春風(fēng)
春風(fēng) (chūnfēng)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春風(fēng)十里揚(yáng)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?!拍痢顿泟e》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 with smile姜夔名句,金神夜獵圖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