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王哲《黃河清》
九鞠黃河分九轉(zhuǎn),洪波大浪清凈。九江共同合就,俱來(lái)歸正。九鼎中間顯現(xiàn),九宮闡、端流一定。玉翻金潑盈盈處,倒侵九耀開(kāi)影。九霄翠碧相齊,九皋有、鶴鳴迎接精瑩。九光洞明,返照靈暈堪并。九曲神珠跳躍,九仙至、如然游泳。湛殫澄徹成功行,九天通圣。
注釋參考
九霄
(1).天之極高處;高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?!?唐 武衡 《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》詩(shī):“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, 劍 壁危梁上九霄?!?徐特立 《言立》詩(shī):“丈夫落魄縱無(wú)聊,壯志依然抑九霄。”
(2).道家謂仙人居處。《文選·沉約<游沉道士館>詩(shī)》:“鋭意三山上,託慕九霄中?!?張銑 注:“九霄,九天仙人所居處也?!?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比乎 崑 山之天柱,矗九霄而垂云?!?王琦 注:“按道書(shū),九霄之名,謂赤霄、碧霄、青霄、絳霄、黅霄、紫霄、練霄、玄霄、縉霄也。一説以神霄、青霄、碧霄、丹霄、景霄、玉霄、瑯霄、紫霄、火霄為九霄?!?宋 陸游 《長(zhǎng)生觀觀月》詩(shī):“獨(dú)倚欄桿吹玉笛,道人不怕九霄寒。”
(3).喻皇帝居處。 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(shī):“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。”
(4).借指帝王。 唐 包佶 《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(zèng)徐薛二侍郎》詩(shī):“九霄偏眷顧,三事早提攜。” 唐 黃滔 《敷水廬校書(shū)》詩(shī):“九霄無(wú)詔下,何事近清塵?”
翠碧
翠碧 (cuìbì) 青翠碧綠 virid;jade green 翠碧的荷葉托起一朵朵嬌嫩的荷花九皋
九皋 (jiǔ gāo)水澤深處。
詩(shī)經(jīng).小雅.鶴鳴:「鶴鳴于九皋,聲聞?dòng)谔臁!?文選.趙至.與嵇茂齊書(shū):「徘徊九皋之內(nèi),慷慨重阜之巔?!?h3>鶴鳴(1).《詩(shī)·小雅·鶴鳴序》:“誨 宣王 也?!?鄭玄 箋:“教 宣王 求賢人之未仕者?!焙笠蛞浴苞Q鳴”指賢者隱居之義?!逗鬂h書(shū)·楊震傳》:“今野無(wú)《鶴鳴》之嘆,朝無(wú)《小明》之悔?!?唐 錢(qián)起 《秋霖曲》:“鶴鳴蛙躍正及時(shí),豹隱蘭凋亦可悲?!?/p>
(2).謂彈奏《別鶴操》。比喻夫妻分離。 唐 陳子昂 《鴛鴦篇》:“烏啼倦永夕,鶴鳴傷別離?!?/p>
(3).《韓非子·十過(guò)》:“ 師曠 不得已,援琴而鼓。一奏之,有玄鶴二八,道南方來(lái),集於郎門(mén)之垝。再奏之而列。三奏之,延頸而鳴,舒翼而舞?!焙蠹匆浴苞Q鳴”贊揚(yáng)琴聲優(yōu)美感人。 元 鮮于必仁 《折桂令·琴》曲:“拂瑤琴?gòu)椀晋Q鳴,自謂防心,誰(shuí)識(shí)高情?!?/p>
迎接
迎接 (yíngjiē) 走向前接待 move towards;meet face to face 迎接客人精瑩
晶瑩,透明光亮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(kāi)元天寶遺事·敲冰煮茗》:“逸人 王休 ,居 太白山 下,日與僧道異人往還,每至冬時(shí),取溪?dú)昵闷渚撜咧?建 茗,共賓客飲之?!?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補(bǔ)筆談·雜志》:“以清水入土鼎中,其下以火然之,少日則水漸凝結(jié)如金玉,精瑩駭目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地部一》:“吾 閩 玉華洞 石似 崑山 而精瑩過(guò)之,小者如拳,大者二三尺許?!薄短煊憽は嗳纾妓拇ǜ锩鼤?shū)>》:“該地鹽精瑩而味佳, 黔 楚 最行銷,而商販賣(mài),亦因時(shí)市以定價(jià)?!?/p>
王哲名句,黃河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