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真樂》:
人皆在所樂,此樂獨(dú)吾真。
一靜滅萬慮,空房無點(diǎn)塵。
雪清梅骨骼,煙養(yǎng)竹精神。
羈{左纟右曳}徒千丈,難拘散誕身。
注釋參考
萬慮
(1).反復(fù)思考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 魏文 下詔,辭義多偉,至於‘作威作?!?,其萬慮之一蔽乎!”
(2).思緒萬端。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四:“數(shù)盃澆腸雖暫醉,皎皎萬慮醒還新。”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三:“俯仰念物化,萬慮此俱寂?!?/p>
空房
空房 (kōngfáng) 騰出的房 empty house;vacancy 古舊空房無點(diǎn)
(1).沒有斑點(diǎn)或污點(diǎn)。 唐 薛存誠 《禎石賦》:“瑩煌無點(diǎn),璀璨有光?!?唐 王冷然 《清冷池賦》:“徒觀其清冷無點(diǎn),洞澈若凝?!?/p>
(2).指沒有雨滴。 唐 白居易 《微雨夜行》詩:“但覺衣裳濕,無點(diǎn)亦無聲?!?/p>
釋文珦名句,真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