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閑宜歲晚,道者訪幽期。
出自唐朝皇甫曾《建元寺晝公與崔秀才見過聯(lián)句,與鄭》
人閑宜歲晚,道者訪幽期。獨與寒山別,行當(dāng)暮雪時。
--皇甫曾
柏臺辭漢主,竹寺寄潛師。荷策知君待,開門笑我遲。
--皎然
暮階縣雨足,寒吹繞松枝,理辯塵心妄,經(jīng)分梵字疑。
--鄭說
久承黃紙詔,曾賦碧云詩。然諾驚相許,風(fēng)流話所思。
--崔子向
筌忘心己默,磬發(fā)夜何其。愿結(jié)求羊侶,名山從所之。
--皇甫曾
注釋參考
人閑
見“ 人間 ”。
宜歲
指豐收年。 唐 李翱 《嶺南節(jié)度使徐公行狀》:“田久不理,屮根腐,地增肥,又連遇宜歲,得粟比餘田畝盈若干?!?/p>
幽期
(1).隱逸之期約。《文選·謝靈運<富春渚>詩》:“平生協(xié)幽期,淪躓困微弱?!?呂延濟 注:“往時已有幽隱之期,但以沉頓,困於微弱,常不能就?!?南朝 梁 沉約 《答沉麟士書》:“冀幽期可託,克全素履?!?/p>
(2).隱秘或幽雅的約會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撰征賦》:“ 石 ( 黃石公 )幽期而知賢, 張 ( 張良 )揣景而示信。” 唐 杜甫 《大云寺贊公房》詩之一:“洞門盡徐步,深院果幽期?!?明 高啟 《漫成》詩之二:“已分棲遲不自疑,江邊林下儘幽期?!?/p>
(3).指男女間的幽會。 唐 盧綸 《七夕》詩:“涼風(fēng)吹玉露,河漢有幽期?!?/p>
皇甫曾名句,建元寺晝公與崔秀才見過聯(lián)句,與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