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洪崖》:
張老升仙不記年,石崖遺跡尚流傳。
心期默契真如見,何必追隨與拍肩。
注釋參考
張老
春秋 晉 大夫 張孟 之別稱。 獻(xiàn)文子 筑室成, 張老 因其華侈,歌以諷之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晉 獻(xiàn)文子 成室, 晉 大夫發(fā)焉, 張老 曰:‘美哉輪焉!美哉奐焉!歌於斯,哭於斯,聚族於斯!’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至於 張老 成室,致善於歌哭之禱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(zèng)蕭二十使君》詩:“ 張老 存家事, 嵇康 有故人?!?仇兆鰲 注引 韋昭 曰:“ 張老 , 晉 大夫 張孟 ?!?/p>
升仙
亦作“ 昇僊 ”。1.得道成仙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 黃帝 能治世致太平,而又昇仙?!薄杜f唐書·李抱真?zhèn)鳌罚骸坝?孫季長(zhǎng) 者,為 抱真 鍊金丹,紿 抱真 曰:‘服之當(dāng)昇僊?!?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軼聞·四千五百馀年元鶴》:“ 甘肅 有 崆峒山 , 黃帝 訪道之地, 廣成子 所居也。 廣成子 既昇仙,所養(yǎng)元鶴一雙留此不去。”
(2).稱人死去的婉辭。 前蜀 韋莊 《洛陽吟》:“胡騎北來空進(jìn)主, 漢皇 西去竟昇僊。”《廿載繁華夢(mèng)》第十一回:“太太不好了!四姨太太卻昇仙去了!”
見“ 昇仙 ”。
(1).成仙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涑水》:“有 項(xiàng)寧都 學(xué)道升仙,忽復(fù)還此, 河?xùn)| 號(hào)曰 斥仙 。”
(2).舊時(shí)謂人死亡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逢楊開府》詩:“ 武皇 升仙去,憔悴被人欺?!?/p>
記年
(1).編年記事?!俄n非子·大體》:“豪杰不著名於圖書,不録功於盤盂,記年之牒空虛?!?/p>
(2).記得年月。 宋 劉攽 《午睡》詩:“世涂高枕外,身事曲肱前,似覺松生腹,迢遙不記年?!?宋 張舜民 《自題畫扇》詩:“忽忽南遷不記年, 二妃祠 外 橘洲 前?!?/p>
石崖
猶石壁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大唐中興頌》:“石崖天齊,可磨可鐫,刊此頌焉,何千古年!” 宋 張耒 《石樓》詩:“聲驅(qū)石崖動(dòng),氣抱晴日冷?!?/p>
遺跡
遺跡 (yíjì) 前人留下的痕跡 historical remains;vestige;trace 瞻顧遺跡?!鳌?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流傳
流傳 (liúchuán) 謠言、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circulate;spread; be in circulation;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 流傳后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吳芾名句,洪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刺猬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