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人不易知》:
權(quán)衡諒匪易,愚智信難移。
九德皆殊進(jìn),三端豈易施。
同稱昆岫寶,共握桂林枝。
鄭鼠今奚別,齊竽或濫吹。
瑤臺有光鑒,屢照不應(yīng)疲。
片善當(dāng)無掩,先鳴貴在斯。
龍門峻且極,驥足庶來馳。
太息李元禮,期君幸一知。
注釋參考
九德
(1).古謂賢人所具備的九種優(yōu)良品格。九德內(nèi)容,說法不一。《書·皋陶謨》:“ 皋陶 曰:‘都,亦行有九德,亦言其人有德,乃言曰:載采采。’ 禹 曰:‘何?’ 皐陶 曰:‘寬而栗、柔而立、愿而恭、亂而敬、擾而毅、直而溫、簡而廉、剛而塞、彊而義、彰厥有常,吉哉!’” 孔 傳:“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,真?zhèn)蝿t可知?!薄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靶哪苤屏x曰度,德正應(yīng)和曰莫,照臨四方曰明,勤施無私曰類,教誨不倦曰長,賞慶刑威曰君,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之曰比,經(jīng)緯天地曰文。九德不愆,作事無悔。”《逸周書·常訓(xùn)》:“九德:忠、信、敬、剛、柔、和、固、貞、順?!薄杜f唐書·楊綰傳》:“寬柔敬恭,協(xié)於九德;文行忠信,弘於四教?!?清 顏元 《存性編·明明德》:“九德乃吾性成就?!?/p>
(2).稱具有九德的人?!逗鬂h書·楊震傳》:“方今九德未事,嬖倖充庭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夫貴賤之宜,只論才德,大賢受大位,小賢受小位,故九德為帝,三德有家?!?/p>
(3).九功之德?!秶Z·周語下》:“夫六,中之色也,故名曰黃鐘,所以宣養(yǎng)六氣、九德也。” 韋昭 注:“九德,九功之德。”參見“ 九功 ”。
三端
(1).指文士之筆鋒,武士之劍鋒,辯士之舌鋒?!俄n詩外傳》卷七:“是以君子避三端,避文士之筆端,避武士之鋒端,避辯士之舌端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舌賦》:“夫三端所貴,三寸著名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上齊州張司馬啟》:“挫三端於情鋒,朝九流於學(xué)海?!?唐 楊收 《筆》詩:“一朝操政柄,定使冠三端?!?/p>
(2).猶三始。指正月初一?!端鍟ひ魳分局小罚骸笆持劣?,奏《食舉樂》辭:‘三端正啟,萬方觀禮,具物充庭,二儀合體。’”參見“ 三始 ”。
佚名名句,人不易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