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曹鄴《寄嵩陽道人》
三山浮海倚蓬瀛,路入真元險(xiǎn)盡平。
華表千年孤鶴語,人間一夢(mèng)晚蟬鳴。
將龍逐虎神初王,積火焚心氣漸清。
見說嵩陽有仙客,欲持金簡問長生。
注釋參考
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(zèng)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(fēng)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” 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?!?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?!?/p>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里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?!?/p>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(shù)點(diǎn)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?!?元 郭玨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(zhàn)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。” 明 費(fèi)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?!?/p>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云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?!痹敗?三山骨 ”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?!?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(huì)主義日日新?!?/p>
蓬瀛
蓬萊 和 瀛洲 。神山名,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。亦泛指仙境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(duì)俗》:“﹝得道之士﹞或委華駟而轡蛟龍,或棄神州而宅 蓬 瀛 ?!?唐 許敬宗 《游清都觀尋沉道士得清字》詩:“幽人蹈 箕 潁 ,方士訪 蓬 瀛 ?!?明 唐順之 《送王侍讀赴南都》詩:“此去 周南 異留滯,看君到處即 蓬 瀛 ?!?/p>
真元
(1).謂玄妙。 唐 應(yīng)物 《題化城寺》詩:“偶與游人論法要,真元浩浩理無窮?!?/p>
(2).指人的元?dú)狻?唐 元稹 《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》詩:“時(shí)物欣外奬,真元隨內(nèi)修?!?宋 蘇轍 《病退》詩:“病根欲去真元在,昨夜夢(mèng)游何有鄉(xiāng)?!痹?,一本作“ 源 ”?!都魺粜略挕つ档粲洝罚骸敖褡优c幽陰之魅同處而不知,邪穢之物共宿而不悟,一旦真元耗盡,災(zāi)眚來臨,惜乎以青春之年,而遂為黃壤之客也,可不悲夫?!薄对偕墶返谖辶兀骸耙挂拱l(fā)燒無氣力,朝朝減食損真元?!?/p>
(3).指本性。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神訴》:“悔深頓令真元露,情堅(jiān)鍊出金丹固?!?徐朔方 校注:“真元,本性?!?/p>
曹鄴名句,寄嵩陽道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