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岳《月夜》:
人間執(zhí)熱難為睡,起聽松風視月明。
天凈略無云一點,夜深已是鶴三更。
自經(jīng)秋后可曾雨,才入山來如許清。
能得風多殘暑生,草根何處不蛩聲。
注釋參考
殘暑
殘馀的暑氣。 唐 沉佺期 《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》詩:“小池殘暑退,高樹早涼歸?!?唐 白居易 《曲江早秋》詩:“早涼晴后至,殘暑暝來散?!?宋 陸游 《風雨》詩:“殘暑時當盡,清風勢自回?!币嘀赶哪r節(jié)。 宋 范成大 《西樓秋晚》詩:“殘暑已隨梁燕去,小春應為海棠來?!?/p>
草根
草根陸谷孫主編的《英漢大辭典》把 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,釋義是: ①群眾的,基層的; ②鄉(xiāng)村地區(qū)的; ③基礎的;根本的。 社會學家、民俗學家艾君認為'草根文化',屬于一種在一定時期內(nèi)由一些特殊的群體、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潮流現(xiàn)象,它實際是一種“副文化、亞文化”現(xiàn)象。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質(zhì),屬于一種沒有特定規(guī)律和標準可循的社會文化現(xiàn)象,是一種動態(tài)的、可變的文化現(xiàn)象,它有區(qū)別于陽春白雪的雅文化、上流文化、宮廷文化以及傳統(tǒng)文化?!?/p>
“草根”(cǎo gēn)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。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蛩聲
蟋蟀的鳴聲。 唐 白居易 《禁中聞蛩》詩:“西窗獨闇坐,滿耳新蛩聲?!?宋 王安石 《五更》詩:“只聽蛩聲已無夢,五更桐葉強知秋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澳菚r正是將近仲秋天氣,金風颯颯,玉露泠泠,一天曉月殘星,滿耳蛩聲雁陣。” 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蛞蛞》:“以雕作葫蘆,銀鑲牙嵌,貯而懷之,食以嫩黃豆芽,鮮紅蘿卜,偶於稠人廣座之中,清韻自胸前突出,非同四壁蛩聲助人嘆息,而悠然自得之甚。”
方岳名句,月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