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孔武仲《二賢》:
羲之書之墨池,淵明子醉石。
人生嗜好亦天然,豈顧書淫與書癖。
一時(shí)聲價(jià)動(dòng)宇宙,千古林泉記蹤跡。
書固吾不能,書亦久不書。
支筇蔥翠畔,鑒影泓澄側(cè)。
蕭然欣會(huì)間,頗類師也辟。
所慕不靳能,舍此山南宅。
注釋參考
墨池
(1).洗筆硯的池子。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、 晉 王羲之 等,均有“墨池”傳說(shuō)著稱后世。 唐 裴說(shuō) 《懷素臺(tái)歌》:“ 永州 東郭有奇怪,筆家墨池遺跡在。” 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﹝ 臨川 ﹞ 新城 之上,有池洼然,而方以長(zhǎng),曰 王羲之 之墨池?!?/p>
(2).指硯。 宋 范正敏 《遯齋閑覽·墨地皮棚》:“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,常自呼硯為墨池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文房四寶都拈住,謾把松煙試,墨池點(diǎn)得兔毫濃,拂拭錦箋一紙?!?郁達(dá)夫 《采石磯》七:“他拿起筆來(lái),往墨池里掃了幾掃,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?!?/p>
(3).指習(xí)書寫字處。 唐 元稹 《酬樂(lè)天早春閑游西湖》詩(shī):“墨池憐嗜學(xué),丹青羨登真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白首何人?墨池誰(shuí)子?后生是畏,前圣有言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玩具·高麗貢紙》:“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,不足供墨池下陳矣。”
(4).制筆時(shí),以羊青毛為最內(nèi)層,以兔毫為次層,做成“墨池”(又稱“筆柱”、“承墨”),用以吸墨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筆墨》:“以所整羊毛中截,用衣中心--名曰‘筆柱’,或曰‘墨池’、‘承墨’。復(fù)用毫青衣羊青毛外,如作柱法,使中心齊,亦使平均?!?/p>
明子
松明。 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一部十七:“不斷增加的積極分子們,像明子一樣,到處去點(diǎn)火?!?魏巍 《誰(shuí)是最可愛(ài)的人·擠垮它》:“走近一看,原來(lái)地下燒著幾塊松木明子?!?/p>
醉石
(1). 廬山 名勝名。相傳為 晉 詩(shī)人 陶淵明 醉后常臥的一塊大石。 宋 陳舜俞 《廬山記》卷三:“又三里過(guò) 栗里源 ,有 陶令 醉石。 陶令 名 潛 ,字 元亮 ,或曰字 淵明 ……所居 栗里 ,兩山間有大石,仰視懸瀑,平廣可坐十餘人。 元亮 自放以酒,故名醉石。”
(2). 唐 李德裕 的醒酒石。 李德裕 喝醉了酒,便蹲踞于上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(fēng)林屏詩(shī)》:“ 陶泓 不稱 管城 沐,醉石可助 平泉 醒?!?王十朋 集注引《唐馀錄》:“ 李德裕 於 平泉?jiǎng)e墅 ,采天下珍木怪石,為園池之玩。有醒酒石, 德裕 尤所寳惜,醉即踞之。”
孔武仲名句,二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悅小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