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紙揮毫,粉涂墨暈,不似今端的
出自宋代趙長(zhǎng)卿《念奴嬌》:
銀蟾光滿,弄馀輝、冷浸江梅無力。
緩引柔條浮素蕊,橫在閑窗虛壁。
染紙揮毫,粉涂墨暈,不似今端的。
天然造化,別是一般,清瘦蹤跡。
今夜翠葆堂深,夢(mèng)回風(fēng)定,因月才相識(shí)。
先自離愁,那更被、曉角殘更催逼。
曙色將分,輕陰移盡,過眼難尋覓。
江南圖上,畫工應(yīng)為描得。
注釋參考
染紙
謂印刷。 清 葉廷琯 《<石林燕語(yǔ)>后序》:“今復(fù)遇 心耘 細(xì)意紬書,刻期染紙,洵為藝林快事矣?!?/p>
揮毫
[write or draw with a writing-brush;put pen to paper;wield one's writting brush] 寫毛筆字或作畫
此君動(dòng)輒揮毫于人前
揮毫題字
詳細(xì)解釋運(yùn)筆。謂書寫或繪畫。 唐 杜甫 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 張旭 三杯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云煙?!?宋 王安石 《和王微之登高齋》之三:“揮毫更想能一戰(zhàn),數(shù)窘乃見詩(shī)人才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磨得墨濃,蘸得筆飽,去那bai{1-1}粉壁上揮毫便寫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理惠拉壁畫<貧人之夜>說明》:“生地壁畫(Fresco)者,乘灰粉未干之際,即須揮毫傅彩,是頗不容易的?!?/p>
墨暈
(1).牡丹的一種?;ㄉ钭辖?。 清 姚元之 《竹葉亭雜記》卷八:“又嘗見 斌笠畊 太僕藏 江緯 畫內(nèi)園牡丹二冊(cè)……紫者有瑪瑙盤、墨暈、紫貝?!?/p>
(2).指作畫時(shí)用墨筆在紙上暈染。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四:“ 華光 長(zhǎng)老以墨暈作梅,如花影然,別成一家,政所謂寫意者也。”
端的
端的 (duāndì) 果真;確實(shí);果然 really 究竟 after all 端的方管營(yíng)、差撥兩位用心?!端疂G傳》 他端的從哪兒來? 底細(xì);緣由;詳情 the ins and outs 我一問起,方知端的 ——“端的”多見于早期白話趙長(zhǎng)卿名句,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