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群龍兮滿朝,君何為兮空谷
出自唐代王維《送友人歸山歌二首(離騷題作山中人)》:
山寂印寂兮無(wú)人印,又蒼蒼印兮多木。
印群龍兮滿朝,君何為兮空谷。
文寡和兮思深,道難知兮行獨(dú)。
悅石上兮流泉,與松間兮草屋。
入云中兮養(yǎng)雞,上山頭兮抱犢。
神與棗兮如瓜,虎賣杏兮收谷。
愧不才兮妨賢,嫌既老兮貪祿。
誓解印兮相從,何詹尹兮何卜。
山中人兮欲歸,云冥冥兮雨霏霏。
水驚波兮翠菅蘼,白鷺忽兮翻飛,君不可兮褰衣。
山萬(wàn)重兮一云,混天地兮不分。
樹晻曖兮氛氳,猿不見兮空聞。
忽山西兮夕陽(yáng),見東皋兮遠(yuǎn)村。
平蕪綠兮千里,眇惆悵兮思君。
注釋參考
群龍
(1).喻賢臣。《易·乾》:“見羣龍,無(wú)首,吉。”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 唐堯 在上,羣龍為用; 文 武 創(chuàng)德, 周 召 作輔?!?李賢 注:“羣龍,喻賢臣也。” 唐 王維 《送友人歸山歌》:“羣龍兮滿朝,君何為兮空谷?!眳⒁姟?羣龍無(wú)首 ”。
(2).喻群圣?!段倪x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登孔昊而上下兮,緯羣龍之所經(jīng)?!?李善 注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羣龍,喻羣圣也。自 伏羲 下訖 孔子 ?!?
何為
為什么,何故。《國(guó)語(yǔ)·魯語(yǔ)下》:“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敗,何為還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江河百谷,從何處生?東流到海,何為不溢?” 唐 韓愈 《琴操·履霜操》:“兒罪當(dāng)笞,逐兒何為?” 清 侯方域 《壯悔堂記》:“余向?yàn)樘?,讀書其中,名之曰‘雜庸’?;蛟唬骸?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,身自滌器,與庸保雜作。子何為其然?’”
(1)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詢問(wèn)。《后漢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﹝ 劉稷 ﹞聞 更始 立,怒曰:‘本起兵圖大事者, 伯升 兄弟也,今 更始 何為者邪?’” 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(zèng)張仆射》詩(shī):“新秋朝涼未見日,公早結(jié)束來(lái)何為?” 明 馮夢(mèng)龍 《智囊補(bǔ)·上智·子產(chǎn)》:“ 子產(chǎn)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…… 太叔 曰:‘ 公孫 何為?’ 子產(chǎn) 曰:‘説也?!?/p>
(2).是什么?!逗鬂h書·何進(jìn)傳》:“大將軍稱疾不臨喪,不送葬,今欻入省,此意何為?” 唐 徐夤 《人事》詩(shī):“平生生計(jì)何為者?三逕蒼苔十畝田?!?/p>
空谷
空曠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。《詩(shī)·小雅·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,在彼空谷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賢者隱居,必當(dāng)潛處山谷。”《晉書·龔玄之傳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揚(yáng)幽隱。故空谷流縶維之詠,丘園旅束帛之觀。” 宋 蘇軾 《謫居三適·夜臥濯足》詩(shī):“今我逃空谷,孤城嘯鵂鶹?!?鄭澤 《佩忍初來(lái)長(zhǎng)沙游麓山即席奉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幽蘭散芬芳,搴為空谷酬?!?/p>
王維名句,送友人歸山歌二首(離騷題作山中人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