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檐下聲,遠來愁處滴
出自唐代戴叔倫《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》:
知疑奸叟謗,閑與情人話。
猶是別時燈,不眠同此夜。
寒燈揚曉焰,重屋驚春雨。
應(yīng)想遠行人,路逢泥濘阻。
燈光照虛屋,雨影懸空壁。
一向檐下聲,遠來愁處滴。
楚僧話寂滅,俗慮比虛空。
賴有殘燈喻,相傳昏暗中。
雨聲亂燈影,明滅在空階。
并枉五言贈,知同萬里懷。
注釋參考
一向
一向 (yīxiàng) 向來;從來 lately on 表示行為、情況從上次到現(xiàn)在的一段時間 all along;consistently 老陳一向好哇! 過去的某一段時期 earlier on;lately 你這一向進步不小吧下聲
低聲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輕詆》:“ 謝公 ( 謝安 )熟視 殷 ( 殷顗 )曰:‘ 阿巢 故似 鎮(zhèn)西 。’於是 庾 ( 庾恒 )下聲語曰:‘定何似?’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一:“ 子良 又問:‘既靈圣垂旨,敢希久停,可得申延數(shù)年不?’帥曰:‘下聲!傍人聞。’”
戴叔倫名句,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