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使馳光暮,空令歸鶴憐。
出自唐朝宋之問《入崖口五渡寄李適》
抱琴登絕壑,伐木溯清川。路極意謂盡,勢回趣轉(zhuǎn)綿。
人遠草木秀,山深云景鮮。余負海嶠情,自昔微尚然。
彌曠十馀載,今來宛仍前。未窺仙源極,獨進野人船。
時攀乳竇憩,屢薄天窗眠。夜弦響松月,朝楫弄苔泉。
因冥象外理,永謝區(qū)中緣。碧潭可遺老,丹砂堪學仙。
莫使馳光暮,空令歸鶴憐。
注釋參考
馳光
(1).光芒飛射。喻迅疾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之三:“妾身守空閨,良人行從軍……愿為南流景,馳光見我君。” 明 劉基 《關山月》詩:“關山月,圓復缺,何忍年年照離別。愿得馳光照明主,莫遣邊人望鄉(xiāng)苦?!?/p>
(2).流逝的時光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從拜陵登京峴》詩:“傷哉良永矣,馳光不再中?!?明 何景明 《悼亡》詩之一:“馳光安可追,在者無復陳?!?/p>
歸鶴
(1).舊題 晉 陶潛 《搜神后記》卷一載:遼東人 丁令威 學道于 靈虛山 ,后化鶴歸 遼 。后以“歸鶴”喻不忘故鄉(xiāng)的人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東走窮歸鶴,南征盡跕鳶?!?/p>
(2).古琴名。 宋 蘇軾 有《十二琴銘·歸鶴》。
宋之問名句,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求錘得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