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齊己《中秋十五夜寄人》
高河瑟瑟轉(zhuǎn)金盤,噴露吹光逆憑欄。四海魚龍精魄冷,
五山鸞鶴骨毛寒。今宵盡向圓時望,后夜誰當(dāng)缺處看。
何事清光與蟾兔,卻教才小少留難。
注釋參考
海魚
生活在海里的魚,如帶魚、黃魚等。龍精
(1).道家煉丹術(shù)語。指水。《參同契》卷中:“龍呼於虎,虎吸龍精,兩相飲食,俱相貪便,逐相銜嚥,咀嚼相吞。” 唐 呂巖 《七言》之二三:“龍精龜眼兩相和,丈六男兒不奈何?!眳⒁姟?龍虎 ”。
(2).蠶的別名。《周禮·夏官·馬質(zhì)》“禁原蠶者” 漢 鄭玄 注引《蠶書》:“蠶為龍精,月直大火,則浴其種?!?/p>
(3).指日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侍宴華光殿曲水》詩:“龍精已映,威仰未移?!薄端鍟ひ魳分鞠隆罚骸褒埦涞B歷司春?!?/p>
(4).指豐城劍。 清 方文 《豐城》詩:“ 張華 雷煥 今何在,雖有龍精氣亦藏?!?/p>
五山
(1).五座山。指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仙山 岱輿 、 員嶠 、 方壺 、 瀛洲 、 蓬萊 ?!读凶印珕枴罚骸?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,實惟無底之谷……其中有五山焉。一曰 岱輿 、二曰 員嶠 、三曰 方壺 、四曰 瀛州 、五曰 蓬萊 ?!?/p>
(2).五座山。指 華山 、 首山 、 太室 、 泰山 、 東萊 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 中國 華山 、 首山 、 太室 、 泰山 、 東萊 ,此五山 黃帝 之所常游,與神會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吁嗟篇》:“飄飄周八澤,連翩歷五山?!?/p>
(3).五座山。指中岳 嵩山 、東岳 泰山 、西岳 華山 、南岳 衡山 、北岳 恒山 ?!逗鬂h書·馮衍傳》:“疆理九野,經(jīng)營五山。” 李賢 注:“五山即五岳也?!?唐 韓愈 《讀東方朔雜事》詩:“簸頓五山踣,流漂八維蹉?!?/p>
(4).五大佛寺。皆建于 南宋 。即 杭州 徑山 興盛萬壽寺 、 北山 景德靈隱寺 、 南山 凈慈報恩光孝寺 、 寧波 阿育王山 鄮峰廣利寺 、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。
鸞鶴
亦作“ 鸞鸖 ”。1.鸞與鶴。相傳為仙人所乘。 南朝 宋 湯惠休 《楚明妃曲》:“驂駕鸞鶴,往來仙靈?!?唐 黃滔 《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》:“煙霞蓊蔚於城隅,鸞鸖盤旋於林表?!?清 高鶚 《題友人山水障子》詩:“林下馬牛閑自放,嶺頭鸞鶴了無奇。”
(2).借指神仙。 唐 白居易 《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》詩:“莫羨 蓬萊 鸞鶴侶,道成羽翼自生身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益彰 叔則 鸞鶴之姿,轉(zhuǎn)映 王恭 神仙之狀。” 明 王寵 《旦發(fā)胥口經(jīng)湖中瞻眺》詩:“夙有邱壑向,緬懷鸞鶴蹤?!?/p>
齊己名句,中秋十五夜寄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