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文蔚《追賦秋浦》:
我為秋浦游,欲訪秋浦跡。
及已到此邦,秋浦無處覓。
或云百里間,始見江祖石。
或云江祖石,止在齊山側。
地形著山川,記載肯文籍。
父兄世流傳,論且不可覈。
況出形器表,理可俄而測。
所以圣人心,貴在於默識。
不然差毫釐,千里成舛忒。
想今錦鷤鳥,欲見已不得。
試聽白猿吟,儻能喧夜寂。
注釋參考
形器
(1).物質;物體。與精神相對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澄精神於玄一者,則形器可忘?!?宋 薛季宣 《答陳同甫書》:“且道非器可名,然不遠物,則常存乎形器之內?!?/p>
(2).指有形的器物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夸飾》:“形器易寫,壯辭可得喻其真。”
(3).指人的形體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夫貌望豐偉者不必賢,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?!?/p>
(4).猶外形,外表。 宋 蘇軾 《賜韓絳上第三表乞致仕不允斷來章詔》之二:“朕待卿於形器之表,而卿自處於繩墨之內,未為得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