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念肉,口波波,業(yè)識如是怎奈何
出自宋代釋印肅《數(shù)珠歌》:
如是數(shù)珠祗一顆,離珠摩尼光不破。
佛說剎說眾生說,三世一切說這個。
未了人,休將過,成佛人希念佛多。
卻將妄念數(shù)和麻,念來年久卻成魔。
假慈悲,當(dāng)什么,順時吉,逆時禍。
行住坐臥似風(fēng)牽,誑謗佛法如行貨。
木槵子,麻穿過,假名一百單八個。
和酒和肉耀心光,誰覺死來連汝墮。
心念肉,口波波,業(yè)識如是怎奈何。
靈府未清徒念佛,身心將土自彌陀。
旃檀成,來惠我,拈起連天笑一和。
自家不比這般人,黃葉止啼元是我。
聰明人,猶較可,二乘聞?wù)f心如火。
幾百劫中用數(shù)珠,今日教人都訣破。
善男子,不恁麼,法無斷滅言無過。
一人道假百千虛,何不學(xué)西來達磨。
不立文字無唱和,寂滅光中神護佐。
九年面壁沒人知,直指人心少林坐。
雪齊腰,割臂墮,猶自惺惺不放過。
徽詰神光勿得心,忽然解悟方擔(dān)荷。
報參玄,休懡?,決擇身心是什么。
虛空何物可相當(dāng),體得一如閑打坐。
十方諸佛念珠同,法界圓明無兩個。
注釋參考
心念
心念 (xīnniàn) 思想 thought 意念 idea波波
(1).奔波。 唐 岑參 《閿鄉(xiāng)送上官秀才歸關(guān)西別業(yè)》詩:“風(fēng)塵奈汝何,終日獨波波?!?宋 梅堯臣 《書南事》詩:“ 大梁 國南門,驛騎方騰趨。波波一何急,蠻寇圍 番禺 ?!?明 袁宏道 《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》詩:“終日忙波波,忘卻自家寶?!?/p>
(2).寒顫聲?!独銍澜?jīng)》卷八:“二習(xí)相陵,故有吒吒、波波、羅羅?!?子璿 義疏:“吒、波、羅等,忍寒聲也?!?/p>
(3).食品名。即饆饠。餑餑。 元 無名氏 《馮玉蘭》第一折:“妳妳敢肚饑了,且住一住兒,等我買幾個波波來吃咱。” 明 楊慎 《畢羅》:“食之精者有櫻桃,饆饠,今北人呼為波波,南人訛為磨磨?!?/p>
業(yè)識
佛教語。謂十二因緣中的行緣識。指人投胎時心動的一念?!镀鹦耪摗罚骸耙徽呙麨闃I(yè)識,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。” 明 陳玉陽 《義犬》第一出:“如今世上人,癡的癡,乖的也癡,苦的苦,樂的也苦,機關(guān)簸弄,一塲勝似一塲,業(yè)識chan{1|1}綿,一世捱到百世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十:“智慧者, 孔 謂之道心;業(yè)識者, 孔 謂之人心。人心外無道心,即無業(yè)識,亦無由轉(zhuǎn)成智慧?!?/p>
如是
如是 (rúshì) 如此這么;像這樣 so 果如是,是羿亦有罪焉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如是,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?!濉?劉開《問說》奈何
奈何 (nàihé) 怎么辦 how 無可奈何 如何 how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且為之奈何。 奈何取之盡錙銖。(錙銖(zīzhū ),古代重量單位,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,六銖為一錙,喻微小。)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奈何飲于酒肆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懲治;對付 do sth.to a person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釋印肅名句,數(shù)珠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和藥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