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我較古佛,苦樂萬倍殊
出自宋代馮楫《施經(jīng)偈》:
我賦躭痂癖,有財貯空虛。
不作子孫計,不為車馬速。
不充玩好用,不買聲色娛。
置錐無南畝,片瓦無屋廬。
所得月俸給,唯將贖梵書。
萬里遣迎介,崎嶇涉長途。
奉安大剎中,開示諸迷徒。
庶幾披閱者,咸得入無余。
古佛為半偈,尚乃舍生軀。
我今以財施,痛楚不侵膚。
以我較古佛,苦樂萬倍殊。
所以不惜財,非是稟性愚。
借問借財人,終日較錙銖。
無常忽地到,寧免生死無。
注釋參考
古佛
(1).歷史年代久遠的佛像。 宋 朱熹 《題九日山石佛院亂峰軒》詩之一:“因依古佛居,結(jié)屋寒林杪。” 清 袁枚 《普陀寺》詩:“古佛坐無言,流泉代作語。”
(2).佛教語。指過去的佛?!段鍩魰ぃ计叻穑拘颉罚骸肮欧饝?yīng)世,緜歷無窮,不可以周知而悉數(shù)也?!?/p>
樂萬
古代一種大規(guī)模的樂舞。《墨子·非樂上》:“昔者 齊康公 興樂《萬》。” 孫詒讓 間詁:“興樂《萬》者,喜樂《萬》也。樂即本篇‘非樂’之‘樂’,《萬》謂《萬舞》也……萬人猶舞人也,興樂《萬》猶云興樂舞也。”
倍殊
更加不同于一般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正夫游王園會者六人》:“丘園窈窕復(fù)崎嶇,草木生香景倍殊?!?/p>
馮楫名句,施經(jīng)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