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奈離腸日九回,強攄離抱立高臺
出自唐代韓偓《登南神光寺塔院(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)》:
無奈離腸日九回,強攄離抱立高臺。
中華地向城邊盡,外國云從島上來。
四序有花長見雨,一冬無雪卻聞雷。
日宮紫氣生冠冕,試望扶桑病眼開。
注釋參考
無奈
無奈 (wúnài)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;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,只得取消會議 表示“惋惜”的轉(zhuǎn)折 however;but離腸
充滿離愁的心腸。 唐 武元衡 《南徐別業(yè)早春有懷》詩:“虛度年華不相見,離腸懷土併關(guān)情?!?宋 魏夫人 《好事近》詞:“不堪西望去程賒,離腸萬回結(jié)?!?清 方文 《送肖賡九北歸》詩:“雖有存者亦凋零,耿耿離腸向誰訴。”
九回
亦作“ 九迴 ”。 1.多次翻轉(zhuǎn)或縈繞。多形容愁思起伏,郁結(jié)不解。 漢 司馬遷 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是以腸一日而九迴,居則忽忽若有所亡,出則不知其所往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如仁夕惕之志,中夜九廻?!?宋 歐陽修 《黃溪夜泊》詩:“ 楚 人自古登臨恨,暫到愁腸已九回?!?/p>
(2).迂回曲折?!稑犯娂M吹曲辭五·隴頭流水歌辭》:“西上隴阪,羊腸九回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自武陵至沅陵雜詩》之五:“脩阪接飛翼,百步仍九廻?!?/p>
(3).用以形容波浪翻騰起伏。 唐 楊巨源 《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》詩:“九回紆白浪,一半在青天。”
離抱
離人的懷抱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中書劉舍人》詩:“晨露方愴愴,離抱更忡忡?!?唐 杜荀鶴 《秋日泊浦江》詩:“照云烽火驚離抱,翦葉風(fēng)霜逼暑衣?!?/p>
高臺
(1).高建樓臺?!豆茏印ば】铩罚骸拔粝染?襄公 ,高臺廣池,湛樂飲酒?!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溥m遇淫君……高臺深池,撞鐘舞女,斬刈民力,輸掠其聚,以成其違,不恤后人?!?/p>
(2).高的樓臺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造 姑蘇 之高臺,臨四遠而特建?!?明 王世貞 《登岱》詩:“ 軒轅黃帝 有高臺,鞭石千秋輦道開?!?/p>
(3).比喻京師?!段倪x·曹植<雜詩>之一》:“高臺多悲風(fēng),朝日照北林。” 李善 注引《新語》:“高臺,喻京師?!?/p>
(4).頭之別稱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形貌·頭》:“《黃庭經(jīng)》:高臺通天臨中野。”原注:“頭為高臺。”
韓偓名句,登南神光寺塔院(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