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士感時節(jié),忘言發(fā)幽琴
出自宋代郭印《和元汝功晚涼城上》:
潛鱗思縱壑,倦羽欲歸林。
平生山水興,過眼必登臨。
況復(fù)西風(fēng)來,天云布層陰。
殘暑退十舍,新涼直萬金。
寒光流素魂,遠(yuǎn)碧露危岑。
高士感時節(jié),忘言發(fā)幽琴。
子期不可作,天地知吾心。
林木為之振,人間無此音。
詩成寄孤客,清飆一披襟。
會當(dāng)逢好景,藜杖去相尋。
注釋參考
高士
高士 (gāoshì) 志趣、品行高尚的人;超脫世俗的人,多指隱士 excellent person 吾聞魯連先生, 齊國之高士也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感時
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哀歲》:“歲忽忽兮惟暮,余感時兮悽愴?!?唐 杜甫 《春望》詩:“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?!?清 吳敏樹 《九日鹿角登高》詩序:“而騷人賦客,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,以益其悲。” 錢基博 《吳祿貞傳》:“ 祿貞 能為詩,感時撫事,隨口吟唱,如不經(jīng)意。”
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。”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。”
郭印名句,和元汝功晚涼城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