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禹偁《櫻桃》:
鳳實落嶙峋,蟠根出俗塵。
子多將盡夏,花晚不爭春。
上苑空枝后,荒巖滿樹新。
鳥含紅映嘴,猿飽漬流唇。
溪寺初供佛,山齋已待賓。
升筵參李柰,入市附樵薪。
葉襯青舒槲,籠擎綠透筠。
瀉盤能宛轉(zhuǎn),就酒益甘辛。
致養(yǎng)侔懷橘,投試等獻芹。
齒酸雖欲罷,喉渴尚宜頻。
溉水應(yīng)無主,驅(qū)禽免廢人。
栽培傷物性,髠接失天真。
自笑羹梅忝,誰知社栗神。
用堪登俎豆,生合委荊榛。
差小同謙退,饒先似屈伸。
叔孫如薦廟,樸野味彌純。
注釋參考
鳳實
即竹實。 唐 劉長卿 《同郭參謀詠崔仆射淮南節(jié)度使廳前竹》:“開花成鳳實,嫩筍長魚竿?!眳⒁姟?鳳食 ”。
嶙峋
嶙峋 (línxún) 形容山石峻峭、重疊 (of mountain rocks,cliffs,etc.)jagged;rugged;craggy 嶺巆嶙峋,洞無涯兮?!稘h書·揚雄傳》 海之波瀾,山之嶙峋?!究請D《詩品》 怪石嶙峋 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(of a person )bony;thin 瘦骨嶙峋蟠根
(1).謂根腳盤曲深固。 唐 杜甫 《白鹽山》詩:“卓立羣峰外,蟠根積水邊?!?清 魏源 《四明山中峽》詩之一:“山古蟠根厚,水遠(yuǎn)知源盛?!?/p>
(2).指盤曲的根。 宋 葉適 《<石庵藏書目>序》:“時菴傍有石,冒土而奮,如蟠根叢萌,欲發(fā)而尚鬱者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偕夏重至國學(xué)觀古槐》詩:“蟠根百尺穿地肺,直干十丈遮天光?!?/p>
出俗
(1).超出凡俗。 晉 夏靖 《答陸士衡》詩:“允誠伊何,拔羣出俗。華文不修,抱此素樸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自惟凡劣,識鑒鮮方,徒抱出俗之愿,而無致遠(yuǎn)之力。” 唐 盧照鄰 《秋霖賦》:“抗高情以出俗,馳精義以入神?!?/p>
(2).謂出家?!吨軙せ屎髠鳌ば㈤h帝元皇后》:“ 孝閔帝 元皇后 名 胡摩 , 魏文帝 第五女……﹝ 孝閔 ﹞帝被廢,后出俗為尼?!?/p>
王禹偁名句,櫻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