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乘驄馬去,不并旅人還
出自唐代方干《江州送李侍御歸東洛》:
獨乘驄馬去,不并旅人還。
中外名卿貴,田園高步閑。
暮春經(jīng)楚縣,新月上淮山。
道路空瞻望,軒車不敢攀。
注釋參考
乘驄
《后漢書·桓典傳》:“﹝ 典 ﹞辟司徒 袁隗 府,舉高第,拜侍御史。是時宦官秉權(quán), 典 執(zhí)政無所回避。常乘驄馬,京師畏憚,為之語曰:‘行行且止,避驄馬御史?!焙笠蛞浴俺蓑嫛敝甘逃?。 唐 杜甫 《哭長孫侍御》詩:“禮闈曾擢桂,憲府舊乘驄?!?唐 杜甫 《渝州候嚴(yán)侍御不到先下峽》詩:“聞道乘驄發(fā),沙邊待至今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二侍御》詩:“忽報 南昌 令,乘驄入郡城。”《剪燈馀話·泰山御史傳》:“糾察每侍於帝傍,讜論佇聞於白簡。期邁攬轡 范滂 之右,肯居乘驄 桓典 之間?!?/p>
不并
謂生不同時。竝,“ 并 ”的古字。《楚辭·九章·懷沙》:“古固有不竝兮,豈知其何故?” 王逸 注:“并,俱?!?洪興祖 補注:“此言圣賢有不并時而生者?!?/p>
旅人
(1).官名。掌管割烹之事。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:“雍人以俎入,陳于鼎南;旅人南面加匕于鼎,退。” 鄭玄 注:“旅人,雍人之屬旅食者也?!?/p>
(2).客居在外的人?!秶Z·晉語八》:“ 孫林甫 曰:‘旅人所以事子也,唯事是待?!?韋昭 注:“旅,客也。言寄客之人不敢違命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上戍石鼓山》詩:“旅人心長久,憂憂自相接。故鄉(xiāng)路遙遠(yuǎn),川陸不可涉?!?唐 杜甫 《與嚴(yán)二郎奉禮別》詩:“ 山 東羣盜散,闕下受降頻。諸將歸應(yīng)盡,題書報旅人?!?/p>
(3).旅行在途的人;奔走在外的人。 唐 任翻 《秋晚途次》詩:“眾鳥已歸樹,旅人猶過山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五九:“如 孔子 之圣……終身棲棲為旅人,又僅得中壽?!?明 徐士俊 《汪十四傳》:“愿乞壯士,重過 西川 ……俾嘯聚之徒,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?!?王西彥 《魚鬼》:“遠(yuǎn)道的旅人或許會對它(矗立在懸崖絕壁之上的孤松)的存在發(fā)出驚嘆,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議?!?/p>
(4).眾人,庶民百姓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刻嚴(yán)陵釣臺》:“今之世風(fēng)俗偷薄,祿位相尚,朝為一旅人,暮為九品官,而骨肉親戚已有差等矣?!?/p>
方干名句,江州送李侍御歸東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