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韶華,人間客寓,把三分分?jǐn)?shù)數(shù)
出自元代佚名《【中呂】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 嘆四美》:
良辰媚景換今古,賞心樂事暗乘除。
人生四事豈能無,不可教輕辜負(fù)。
喚取,伴侶,正好向西湖路。
花前沉醉倒玉壺,香氵翁霧紅飛雨。
九十韶華,人間客寓,把三分分?jǐn)?shù)數(shù)。
一分是流水,二分是塵土,不覺的春將暮。
西園杖履,望眼無窮恨有馀。
飄殘香絮,歌殘《白》。
海棠花底鷓鴣,楊柳梢頭杜宇,都喚取春歸去。
憶別人去后斂翠顰,春歸也掩朱門。
日長(zhǎng)庭靜怕黃昏,又是愁時(shí)分。
新痕,舊痕,淚滴盡愁難盡。
今宵鴛帳睡怎穩(wěn)?口兒念心兒印。
獨(dú)上妝樓,無人存問。
見花梢月半輪,望頻,斷魂,正人遠(yuǎn)天涯近。
長(zhǎng)空成陣,雁字行行點(diǎn)暮云。
早是多離多恨,多愁多悶。
叮嚀的囑君,若見俺那人,早寄取個(gè)平安信。
道情閑來時(shí)看古書,悶來時(shí)繞村沽。
杖頭不索掛葫蘆,葫蘆提大家提將去。
醉足,睡足,觀滿眼山無數(shù)。
堆藍(lán)疊翠列畫圖,隔斷紅塵路。
萬里長(zhǎng)江,煙波深處,但行人問所居。
老夫,彼處,向鸚鵡洲邊住。
無榮無辱,堪笑朝中都宰輔。
韓信埋伏,蕭何法律,張良見世途。
子不如聞早歸山去。
。
注釋參考
九十
(1).泛指多數(shù)?!对?shī)·豳風(fēng)·東山》:“親結(jié)其縭,九十其儀?!?鄭玄 箋:“女嫁,父母既戒之,庶母又申之,九十喻丁寧之多。”《詩(shī)·小雅·無羊》:“九十其犉?!?鄭玄 箋:“今乃犉者九十頭,言其多矣。”
(2).指九十歲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(shī)之二:“九十行帶索,飢寒況當(dāng)年?!?唐 皮日休 《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》:“九十?dāng)y鋤傴僂翁,小園幽事盡能通?!?/p>
(3).謂一季。一季九十日。 唐 陳陶 《春歸去》詩(shī):“九十春光在何處,古人今人留不住?!?陳世宜 《得天梅書卻寄》詩(shī):“九十春光一夢(mèng)醒,江南無數(shù)亂峯青。”
韶華
韶華 (sháohuá) 韶光 beautiful spring-time 迎得韶華入中禁,和風(fēng)次第遍神州。——韓維《太后閣》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(gè)人類社會(huì)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(shī) 人間四月芳菲盡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(mèng)溪筆談》客寓
客寓 (kèyù) 寓居的地方;客店 inn 客居 reside as a visitor 客寓上海分分
怨恨。分,通“ 忿 ”?!秴问洗呵铩ど鞔蟆罚骸?桀 為無道,暴戾頑貪,天下顫恐而患之。言者不同,紛紛分分,其情難得。” 高誘 注:“分分,恐恨也。” 俞樾 《諸子平議·呂氏春秋二》:“分分,當(dāng)作忿忿。”一說此“分”假為“混”,“混混”,亦殽亂義。見 陳奇猷 《呂氏春秋校釋·慎大》。
數(shù)數(shù)
(1).猶汲汲。迫切貌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彼其於世,未數(shù)數(shù)然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 司馬 云:‘猶汲汲也?!?崔 云:‘迫促意也?!?/p>
(2).屢次;常常。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 立政 等見 陵 ,未得私語,即目視 陵 ,而數(shù)數(shù)自循其刀環(huán),握其足,陰諭之,言可還歸 漢 也?!?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(zhǎng)句之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 張賈 弟兄同里巷,乘閑數(shù)數(shù)來相訪?!?葉圣陶 《窮愁》:“然非數(shù)數(shù)遘也,故及午而餅猶未盡?!?/p>
佚名名句,【中呂】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 嘆四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