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
出自先秦 佚名《易傳·系辭傳下·第五章》:
摘自《易傳·系辭傳下·第五章》
解釋:君子在國家安定的時(shí)候要不忘危險(xiǎn),國家存在的時(shí)候要不忘敗亡,國家大治的時(shí)候要不忘變亂。
原文摘要:
不勸,不威不懲。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?!兑住吩唬骸郝男缰?,無咎?!淮酥^也?!埂干撇环e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?!兑住吩唬骸汉涡缍瑑??!弧棺釉唬骸肝U撸财湮徽咭?;亡者,保其存者也;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《易》曰:『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?!弧棺釉唬骸傅卤《蛔穑《\大,力少而任重,鮮不及矣?!兑住吩唬骸憾φ圩?,覆公餗,其形渥,兇?!谎圆粍倨淙我?。」子曰:「知幾其神乎!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,其知幾乎?幾者,動(dòng)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?!兑住吩唬骸航橛谑?/p>